5.1 法不可违 课件( 23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法不可违学习目标:1.法律的作用?P462.违法行为的含义、原因、分类?P483.三种违法行为的不同点与相同点?P484.如何遵章守法?P51

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创合格公民。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5.责任意识: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行为。教学重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探究与分享▲《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发表观点,参与政治。▲《税法》规定,公民必须依法缴纳税,如个人所得税等。▲《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思考: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法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一、违法无小事

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强制作用合法的×非法的课堂笔记—1.法律的作用?P46①②③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②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底线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一、违法无小事

一、违法无小事判一判:下列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法律要求做的没做法律禁止做的做了违法行为

一、违法无小事课堂笔记—2.违法行为的含义A、产生原因B、分类C、后果D?P48A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B产生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较轻民法典限期归还民事违法行为一、违法无小事镜头一镜头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较轻治安管理处罚法警告行政处罚行政违法行为

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最严重刑法有期徒刑、罚金刑事违法行为一、违法无小事镜头三

课堂笔记—2.违法行为的含义A、产生原因B、分类C?P48C分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轻微)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一、违法无小事

3.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共同点违反的法律社会危害性法律责任实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共同点民事法律相对轻微(一般违法)欠债不还;捡到他人物品据为己有;泄露他人隐私;没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相对轻微(一般违法)扰乱社会治安、破坏公共设施、闯红灯、谎报险情、偷税漏税欠税等最严重(严重违法或犯罪)故意杀人、抢劫、放火、绑架、贩毒、泄露国家秘密、贪污受贿等行政法律刑事法律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行政制裁: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和开除;行政处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罚处罚: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2)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拘留、罚款、开除、记过(3)刑事违法行为:拘役、罚金、有期徒刑、死刑。。。。一、违法无小事技能提升: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有人认为:“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这个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一、违法无小事违法犯罪,但犯罪违法!不一定一定

一、违法无小事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型:1.王某在家无聊,打电话到119,谎称邻居家着火了。行政违法行为2.王某在网上公开谩骂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决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民事违法行为3.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4.小李醉驾开车导致五车连环相撞,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刑事违法行为5.小王因酒驾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15日拘留。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行政违法行为?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A.谎报险情、B.破坏铁路封闭网思考:2.我们应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做法: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探究与分享P50违反合同法,侵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