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琵琶行(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

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佳话,更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经典乐府诗《琵琶行》。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创作背景,积累重点字词,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整体把握诗歌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体会封建社会下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境遇,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感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

吟先生,有“诗魔”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直言敢谏的理想者。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

2.后期:向“佛系”转变。815年(44岁)因越职上书被贬(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著有《白氏长庆集》

了解诗人

新乐府运动

唐代中期由白居易、元稹等人所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从诗歌体制上看,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文章要为现在发生的天下大事而写的,

诗歌应该为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写的。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白居易主张「君爱咬文嚼字,我爱老妪能解」。白居易每次写诗,都让一位

老妇人先读。老妇人能读懂,则将诗收录下来;若不能读懂,则改写其文句。影响所及,晚唐社会写实的诗鄙俗而多俚语。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

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写作背景

1.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1)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2)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古代授官、升官、贬官、免官

一、授官

1.拜(有时带升职意):(1)辞相印不(接受官职上任)。(2)雕(授予官职,任命)为上卿、拜相如为上大夫。(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除:(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除臣洗马。(三国-西晋.李密《陈情表》)

二、升官

1.迁:(1)孝文帝说之,超通,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2)再通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2.拔、擢:(1)山涛作冀州,甄(审察)暖三十余人。(盛唐李白《与韩荆州书》)(2)擢为后将军。(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一般“拔”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擢”指提升官职。

三、贬官

1.贬:贬连州刺史

2.谪、迁谪(被罚流放或贬职):(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唐白居易《琵琶行》)(2)滕子京酒守巴陵郡(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3.左迁、左降:(1)元和十年,予虚通九江郡司马。(《琵琶行》)(2)闻乐天左隆江州司马(中唐元稹诗)

四、免官

1.罢: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黜: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中唐柳宗元《封建论》)

五、征召

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江头送客伤别离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2.整体感知:概括各段内容

全文按时间顺序写

江上闻琵琶(第一段)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舟中听琵琶(第二段)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更坐弹琵琶(第五段)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略写,暗写,侧面烘托琴技高超。

详写,明写,为下文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揭示诗文主题作铺垫。

略写,明写,情感共鸣。

3.思考:全诗共描写了几次琵琶演奏?分别出现在哪些位

置,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

互文,借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