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三市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数学试题.doc

湖北省三市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数学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三市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正方体中,E是棱的中点,F是侧面内的动点,且与平面的垂线垂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F的轨迹是一条线段 B.与BE是异面直线

C.与不可能平行 D.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2.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120 B.120 C.-15 D.15

3.已知复数z满足,则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若数列满足且,则使的的值为()

A. B. C. D.

5.已知集合,集合,则等于()

A. B.

C. D.

6.已知函数,将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保持不变;再把所得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则的值可能为()

A. B. C. D.

7.历史上有不少数学家都对圆周率作过研究,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德,他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确定圆周长的上下界,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几何方法,而中国数学家刘徽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的近似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近代无穷乘积式、无穷连分数、无穷级数等各种值的表达式纷纷出现,使得值的计算精度也迅速增加.华理斯在1655年求出一个公式:,根据该公式绘制出了估计圆周率的近似值的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执行该程序框图,已知输出的,若判断框内填入的条件为,则正整数的最小值是

A. B. C. D.

8.已知函数的零点为m,若存在实数n使且,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已知集合,则元素个数为()

A.1 B.2 C.3 D.4

10.若,则()

A. B. C. D.

11.已知函数fx=sinωx+π6+

A.16,13 B.1

12.已知函数,若关于的不等式恰有1个整数解,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2 B.3 C.5 D.8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共织九匹三丈.”其白话意译为:“现有一善织布的女子,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数量的布,第一天织了5尺布,现在一个月(按30天计算)共织布390尺.”则每天增加的数量为____尺,设该女子一个月中第n天所织布的尺数为,则______.

14.如图,在△ABC中,E为边AC上一点,且,P为BE上一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15.一个袋中装着标有数字1,2,3,4,5的小球各2个,从中任意摸取3个小球,每个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相等,则取出的3个小球中数字最大的为4的概率是__.

16.运行下面的算法伪代码,输出的结果为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在三棱锥S-ABC中,∠BAC=∠SBA=∠SCA=90°,∠SAB=45°,∠SAC=60°,D为棱AB的中点,SA=2

(I)证明:SD⊥BC;

(II)求直线SD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8.(12分)如图所示,四棱柱中,底面为梯形,,,,,,.

(1)求证:;

(2)若平面平面,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9.(12分)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坐标系的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是上一动点,,点的轨迹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并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若点,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参数),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为,当取最小值时,求直线的普通方程.

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以及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曲线在第一象限交于两点,且,点的坐标为,求的面积.

21.(12分)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文档评论(0)

胜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爱分享有用的知识帮助到大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