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自主学习效果评估

2024.10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7000年的常州东滩头遗址发掘出陶鼎、石斧、纺轮等各类文物逾2000件。其中石斧、石锛等多发现于男性墓葬中,纺轮多出自女性墓葬中。这说明当时()

A.农耕技术先进 B.出现社会分工

C.阶级分化明显 D.存在小农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石斧、石锛多在男性墓葬中,纺轮多在女性墓葬中。石斧、石锛通常与农业或手工业中的重体力劳动相关,而纺轮则与纺织等较为细致的手工劳动相关。这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生产活动中可能有着不同的侧重,从而可以推断出当时出现了一定的社会分工,B项正确;仅从石斧、纺轮等工具的发现,不能直接得出当时农耕技术先进的结论。因为没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其技术达到了先进的程度,排除A项;题中所给的信息只是关于不同性别的墓葬中随葬品的不同,没有涉及到阶级分化的明显特征,如贫富差距巨大、权力地位悬殊等,排除C项;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小农经济还未形成,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产生的,排除D项。故选B项。

2.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

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 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尚书有弹劾责问大臣的权力、有权选举用人并课考中央高官,天下奏章要通过尚书才能上达,这些现象直接讲述了两汉尚书职权的加强,两汉尚书的官员多由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其职权的加强本质上反映了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项正确;尚书省制的确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中央集权重在强调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加强尚书职权为表象,而非本质,排除C项。故选D项。

3.东晋时期租调制下户调征收品常为纺织品,到南朝时,南齐推出按比例折纳货币的制度,准许扬州、南徐州将当年户租的2/3纳布,1/3折换为钱。上述变化()

A.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 B.说明南方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推动了政府赋税收入的增加 D.表明经济重心正在逐渐南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东晋时期户调主要征收纺织品,体现以实物为主的赋税制度,到南朝时,南齐推出按比例折纳货币的制度,也即赋税征收一部分钱币,这与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货币流通有关,B项正确;一般而言,征税的标准由人丁转向财产,有利于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材料所述为征税内容而非标准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赋税征收的内容,而非数额,不能得出赋税征收数额加大和赋税收入增加,排除C项;仅凭赋税制度情况不足以断定南北经济实力情况,不能断定经济重心正在逐渐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4.宋代学者李觏说:“古者锦文不粥(买卖)于市,不示民以袭也。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绂罗毅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这反映出宋代()

A.奢侈品消费的市场化 B.纺织品加工的机械化

C.城镇化发展广泛性 D.农牧业生产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古者锦文不粥(买卖)于市,不示民以袭也。今业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绂罗毅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工女机杼,交臂营作,争为织巧,以渔倍息”,可知宋代锦衣等奢侈品的使用情况相比之前大大增加,而且下层庶民之家都有机会使用,这反映出宋代奢侈品消费的市场化,A项正确;宋代纺织品加工并未实现机械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的说的是古今奢侈品的使用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的锦衣生产属于纺织业,与农牧业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5.1529年,明朝嘉靖帝下诏,要求“每州县村落为会,每月朔日,社首社正率一会之人,捧读圣祖《教民榜文》,申致警戒,有抗拒者重则告官,轻则罚米入义仓,以备赈济”。这反映了明代()

A.儒学士人投身于基层教化 B.乡村教化具有浓厚国家色彩

C.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确立 D.百姓生活受到国家严密监控

【答案】B

【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5****9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