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自考知识重点.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自考学问重点

1、审美爱好: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达出来的个人的爱好和倾向,它是主体社会性的显现,具有猛烈的社会性。

2、美感:主体在详细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立起来的呈现出的审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表达出主体直观到超越功利、伦理、相识的人生境界,体验出人和世界的意义而表现出来的华蜜感、自由感和愉悦感。

3、审美意识:审美主体在详细的活动中被具有独特性质的个体深深吸引,而不由自主的对之进展领悟、体会、咀嚼,进而沉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4、寓教于乐:

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

2、将美育看作消遣和道德教化的统一

3、要求文艺要具有艺术魅力,以感动给人以教益。

5、审美直观:

1、直观是审美阅历的一种重要特征,它是指不须要概念推理可以干脆把握对象的审美特征,

2、直观分为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通过主体感觉器官不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后者是指通过直觉把握对象的本质特征。

5、审美志向:

1、是审美主体心中完善的美的观念

2、始终显如今详细的审美表象中,是审美主体想象力和理解力共同动作创作而成的。

3、它处于审美主体心理构造的最高位置,在审美活动中发挥许久而重要的作用。

6、上升的乘讹、下降的乘讹:乘讹指不和谐、不谐调,是喜剧产生缘由的一种说明,斯宾塞进一步提出“上升的乘讹”与“下降的乘讹”,上升的乘讹是指超出了预期郊果,下降的乘讹是指达不到预期效果,这种说法不能说明全部喜剧的效果。

7、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指创作主体完全消逝,隐藏在艺术意象后面。

8、美感欣赏活动:指主体对美的现象进展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9、崇高:

1、具有粗暴、博大感性特征,劲健的物质力气和精神力气,气概宏伟

2、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鼓舞和鼓励

3、引起人们的仰慕和赞美之情,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10、美育代宗教说:

1、由蔡元培提出;

2、美育是进步的,宗教是保守的

3、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强迫的

4、美育是普和的,宗教是有界的

11、席勒:提出艺术教化和审美教化通过感性的途径完善人性

12、费希纳:提倡“自上而下”探讨美学的方法,试验学家

13、命运悲剧说:

1、古希腊悲剧的根本形态

2、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所支配的,是先天的,一种不行避开的命运

3、经常表现为人在命运的拨弄下不仅无所作为,而且结局特别凄惨。

14、

贺拉斯的美育观:

1、寓教于乐

2、美育看作消遣和道德教化的统一

3、要求作品艺术即符合艺术规律,又要有魅力,可以感动人。

15、表现说:

1、兴起于西方18、10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

2、指责仿照说的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应表现主体的情感,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

3、这是从艺术的本质来界定艺术的学说

16、立普斯:移情说

17、贺拉斯:《诗艺》;亚里士多德:《诗学》

18、艺术承受的核心问题:艺术的重建

19、艺术鉴赏就是艺术承受

20、朱光潜:主见美是客观的

21、消遣说:中外艺术美学家关于艺术功能的学说。消遣说一般分为“娱人”和“自娱”,该学说认为艺术是可以愉悦人心的,所愉悦性看成艺术的最主要特征,该学说抓住了艺术的愉悦性,但是无视了艺术的多元性。

22、意境: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它是指运用意象,在主客交融,物我两忘的根底上将接收者引向一个超越时空,富有形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意境是全部优秀艺术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审美特征。

23、喜剧性:以笑为标记的喜剧性是人类生活和艺术的重要的美学范畴,它以笑为手段,去否认社会中不协调形式,从而确定美的艺术、生活现象、社会现象和历史事务,它的效果是到达社会性内容的笑。

24、美育:作为全面教化的一种,它是以审美活动的方式对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立力的培育,完善人的审美心理构造,促进人的人性开展的教化。它有情感性,愉悦性、深远性等特点,它的方式有自然、社会和艺术。

25、博克:明确运用“崇高”一词,并且将崇高和美丽对立起来,使两者专为美学范畴。

26、悲剧性:

1、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和主动进取,而与现实环境发生冲突

2、在主人公感性生命遭受摧残和歼灭的同时,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久价值

3、从而激起悲壮之情,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提升

27、席勒的美育观:

1、他在自己的《审美教化书筒》中阐述了自己的美育观

2、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自由的,是实现人自由的惟一途径

3、审美可以复原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造就完善人性,使人进入自由王国

28、有意味的形式说:

1、20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来的

2、他认为美学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3、这种常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创立出来的、可以激发欣赏者审美情趣的纯形式,是美的构造,也即是“有意味的形式”

4、这是一种从美学的本质来界定美学的学说。

29、艺术品的他律性:

1、艺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