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1.pptx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重要概念:魏晋玄学三教合一儒学复兴建安文学遣唐使东亚文化圈;时空坐标;;;探究一: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探究二:佛教的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统治者和民间对此有什么措施?;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______率先提出__________。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老子》《庄子》《周易》被称作“三玄”。;;1.文学;社会意识;知识贯通:2、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繁荣,成就达到高峰原因是什么?;;;取得新成果,走在世界前列;;高僧来华;2.其他文化交流;秦汉建立旧体制崩溃了,佛教的影响填入空白。但是,外来文化并未征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而是被整合进中华文化体系之中,进而形成了新的中国文化。

--许倬云;1.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同时又立孔庙,置五经博士,宣称建国君民,立教(儒学)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令皇太子、皇子及宗室王侯均入国学肄业,并自编了《周易讲义》《中庸讲疏》。这表明()

A.儒佛共同维护传统伦理 B.儒佛思想上逐渐合流

C.儒学居于政治优势地位 D.统治者实行外佛内儒

2.牟子约于汉献帝初年(190-193)作《理惑论》,推尊佛法。牟子论证佛法多引用《老子》《论语》《孝经》等书,并视佛教为当时诸种道术之一,说“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这表明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A.凭借佛教自身优势 B.僧侣著书宣传佛法

C.统治者重视与推广 D.借助中国本土思想;3.飞天原是印度的娱乐神和歌舞神,后被佛教吸收,成为壁画或石刻中飞舞的神。北魏飞天追求的是苗条瘦长飘逸的“秀骨清像”,而唐代追求的是丰满圆润雍容的“丰厚肥体”。飞天形象的变化()

A.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B.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C.体现民族交融趋势 D.符合时代审美需要

4.南朝天文历法算学家祖冲之“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他还有两句名言“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惧”。这体现出了祖冲之具有()

A.初步的理学思想B.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C.反抗权威的思想D.注重调查的研究精神;5.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据新罗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调露二年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板瓦铭文,在庆尚南道蔚州郡的川前里发现了“上元二年”和“上元四年”的摩崖铭文。这本质上反映了()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B.唐朝对周边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

C.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D.新罗接受唐朝中央政府的册封

6.“然东海风骤浪高,或船覆,或粮匮,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时僧目盲,唯志不渝。天宝十二年,竟至日,翌年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与材料描述的事件相关的人物是()

A.东晋法显 B.唐朝玄奘

C.唐朝鉴真 D.日本空海;课堂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