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中医康复保健项目四老年常见病的中医保健任务四.pptx

老年中医康复保健项目四老年常见病的中医保健任务四.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中医康复保健》项目四老年常见病的中医保健主讲人:呙安林电话箱:1324731242@任务四老年失眠的中医保健

学习目标掌握熟悉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失眠的中医保健一、定义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辨证范围。失眠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失眠通常病因不明确,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失眠的中医保健二、病因病机失眠的致病因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失眠的中医保健三、临床表现失眠最主要的表现,是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神疲乏力等症。根据中医辨证,略有不同:(1)心脾两虚者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2)痰热扰心者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3)肝火扰心者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4)心肾不交者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中医保健方法一、艾灸保健主穴配穴操作方法神门、内关、三阴交心脾两虚加脾俞、心俞;阴虚火旺加太冲、太溪;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痰热内扰加中脘、丰隆;肝郁化火加太冲、行间。将艾条充分燃烧后,对准已选定的穴位,燃着的一端距离穴位约1cm左右,待患者喊疼时快速将艾条移开,2~3s后再将燃着的一端靠近所选穴位约1cm左右,重复上述动作。艾条移开一次记为一壮,每穴一次灸治20壮,每日一次。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中医保健方法二、耳穴保健取穴操作方法备注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每次从主穴中选取2~3个穴位,采用压痛法,用75%的酒精棉球在耳穴上做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取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敏感点上贴压,并用拇指和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贴有王不留行籽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到酸麻胀而略感灼痛为度。每天按压3~5次,每次1~2min,特别是临睡前必按1次,每3天1换。两耳轮换贴压。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中医保健方法三、推拿保健取穴手法操作辨证加减印堂、神庭、睛明、攒竹、鱼腰、太阳、头维、角孙、四白、风池、百会、肩井等。一指禅推法、抹法、按法、扫散法、拿法等。①长者取端坐位,术者立于前方,用抹法由印堂向上至神庭5~7遍,再从印堂向两侧眉弓至太阳穴往返3~5遍;心脾两虚可加按揉心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阴虚火旺可加横擦命门、肾俞等;痰热内扰可加按揉心俞、脾俞、胃俞、足三里、丰隆等;肝郁化火可加按揉肝俞、太冲等;胃气不和可加按揉中脘、天枢、胃俞、脾俞、足三里等。②一指禅推印堂-左眼上眶-左侧太阳穴-左眼下眶-左睛明穴-印堂-右眼上眶-右侧太阳穴-右眼下眶-右睛明穴(此法又称“∞”推法)5~7遍;再用抹法沿上述部位往返操作5~7遍;③按神庭、头维、角孙、攒竹、鱼腰、太阳、四白、睛明等穴,每穴依次按5-7次;④术者分别用双手在长者的头部两侧做扫散法,每侧5~7次;⑤术者立于背后,用五指拿法由头顶开始至枕骨下部转用三指拿法,反复3~5遍;再按百会1min,拿风池、肩井,各30s。

概述失眠的中医保健保健方法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习惯养成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2)均衡饮食少盐、少糖、少油、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及补充水分,晚餐应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3)环境舒适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并努力减少噪音。(4)情绪稳定保持心情愉快,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控制情绪,避免大喜大悲等过度精神刺激。(5)体育锻炼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笑倾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