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蛤蜊风味豪爽泼辣——谈元散曲的美学特征
蛤蜊风味豪爽泼辣——谈元散曲的美学特征
元人钟嗣成在品味完元散曲之后,曾用“蛤蜊味”来评誉其风格、
特色,他说:“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觉
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录鬼簿·序》)这是很有见地的。它不
仅为我们道出了元散曲的风格、特色,同时为研究诗、词、曲的发展
与继承关系提供了线索。
我们知道,词是“诗之余”,曲是“词之余”。散曲是在师承诗
词和宋金民歌、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从一开始在创作
上就兼具了稚俗两种倾向,前者更多地接受了诗词的熏染,后者更多
受到了民歌的影响;再加上新的时代的条件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散曲
的美学形态与传统诗词就有了很大的差异。“词之异于诗也,曲之异
于词也,道迥不侔也。”(王骥德:《曲律》)由于“主旨”、“作意”
的不等、不同,才导致诗词往往讲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而元散曲
则可哀可伤,敢怨敢怒,狂歌当哭,嘻笑怒骂皆成文章。
就风格、语言特点而言,诗词注重意境,贵含蓄、内蕴、凝练、
雅丽、讲究格律,比较规范,以文雅为主,带文人书卷气。手法多用
比兴象征。散曲则崇尚趣味,贵显露尖新,表达灵活自由,追求淋漓
酣畅,以直率俚俗为主。多用赋的手法,喜欢白描、直陈胸臆。正如
任中敏在《词曲概》中所言:“曲以说得急切透彻,极情尽致为尚,
不但不宽驰、不含蓄,而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得者,用意则全然
暴露于词,…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可谓恰与诗余相反也”。
下面我们拿姚燧的【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和宋人贺铸的词
【杵声齐】作个比较,各自特征看得就会更清楚了。贺词说:“砧面
营,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这里的“泪墨题”,题了些什么?作者并没说,意在言外,让读者去
联想,这里包含着“更行更远之意”。(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
释》)含有比玉关还远的情思。姚氏的散曲,“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
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主人公的难处一点也不遮
掩,寄与不寄的矛盾内心敞开让你看:寄吗,怕影响归期;不寄吗,
又怕挨冻受寒。正因她敞开了心扉,才使读者直接看到、感受到了一
个女子的思想斗争激烈。而这正是建立在诚率、真挚情感之上的。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元散曲“蛤蜊味”在美学特征上的表现:
—、灵活奇巧,寓深于浅,快意直率,祟尚趣味的美学特征。
元散曲特征是“于熟中出新,于常中见巧。”(刘永济:《元人
散曲·选·序》)“新”在哪里,“巧”于何处?就拿咏物抒情题材来说,
这是一般诗词常写的,但在元人小令中则往往写得十分幽默夸张,生
动活泼,别致新颖,饶有情趣。如王和卿的【仙吕·醉中天】《咏大蝴
蝶》:“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庄园,一采一个空。难道
风流种,吓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这首
小令,字里行间充满奇情异趣,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可以说散曲追求
趣味、人情味是它的最大特征。即便是讽刺,也往往渗透在诙谐幽默
的情调之中,它是常带嘲谑意味的讽刺。如果说《咏大蝴蝶》是在形
象背后隐藏着嘲笑和针砭的话,那【双调·拨不断】《大鱼》:“胜神
鳌,夯风俦,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
小。太公怎钩?”则是在诙谐幽默中含蕴着矜持与夸耀。传统的咏物
诗词,多用移情法,把主体情志移到客体物象上去进行描绘,作者的
思想情怀全都熔铸于不即不离的物象描绘之中;而这两首散曲则是用
夸张的手法,变形的描绘,构成漫画式的形象,作者的褒贬爱憎全都
融化在幽默、诙谐的情趣里面。在《咏大蝴蝶》中,通篇写蝴蝶之大,
笔法灵活多变,时而实写,时而虚设,时而惊叹,时而反衬,宛转流
珠,错落有致。字面通俗浅显,句句紧扣题目,没一处明表作者的倾
向,也就是“勿得骂题”(王骤德:《曲律》卷三),然而统篇又恰如
“灯镜传影”(同上),似实而虚,似真而幻,历历如在目前,但又望而
不及。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把形象与倾向连在一起。象《绿毛
龟》、《长毛小狗》等咏物小令,风格也大体相似。又如兰楚芳【南
吕·四块玉】《风情》:“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村意相投。
则为他丑心儿走,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
有。”这首小令更是别有情趣,通过对一对“村”、“丑”夫妇的挚
爱之情的描述、赞誉,也是对“郎才女貌“封建婚姻观念的一种否定。
在一些愤时嫉世的作品中,更为可贵的是表面看来洒脱旷达,但骨子
里的隐痛却常借轻松幽默的一两语轻口带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