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及答案(1).docx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及答案(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jiaoshi/mnst/all/201308/_blank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2.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6.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7.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原则.

A.言行一致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8.“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9.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问题解决策略

10.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11.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12.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拉小提琴

13.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4.“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A.生理健康

B.生理卫生

C.心理健康

D.身体健康

15.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语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2.根据过度学习的规则,学习时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

3.技能是习惯.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5.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三、简单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2.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教师如何写好教案?

5.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照本宣科”的张老师

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7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

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

文档评论(0)

恺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