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 .pdf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 .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

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75o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6分)

1.(2分)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1)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理()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夏浩然樊云芳《飞天〃凌空》

(2)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家()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

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钟声《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3)经济学家帕西建立了促进国际咛()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A.qiaoyuanzhong

B.qiaohuanzhong

C.qiaohuanzhong

D.qiaohuanzhon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1)翘首而望:读音qiaoshouerwang,意思是抬起头来张望,形容渴望某种事情赶快到来。

(2)惨绝人寰:读音canjuerenhuan,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世上少有。

(3)仲裁:读音zhongcai,双方争执不下时,由第三者居中加以调解,作出裁决。

故选D。

2.(2分)下列根据注音填写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n()精竭虑,青丝变白发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

溃退。

(3)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zh4n()聋发喊,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A.担摧振B.歹单催震C.歹单摧振D.担摧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形。

歹单精竭虑:用尽心思,歹单:竭尽。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摧毁。

振聋发耳贵:意思为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大声疾呼,多用于表示唤醒愚昧的人。

故选C。

3.(2分)下列关于新闻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一则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呈倒金字塔〃结构。

B.《〃飞天〃凌空一一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这篇新闻特写,描绘吕伟精彩的跳水瞬间,使读者深受感染。

C.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它也要具备新闻的一般特征,即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则新闻评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闻知识。

C.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

新闻报道形式。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

体更系统,时效性比消息稍弱一些。本项中“时效性强”表述有误;

故选C。

二、古诗文(16分)

(一)古诗文默写(6分)。

4.《野望》一诗中以动写静,衬托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

:,0

5.唐代诗人崔景页在《黄鹤楼》中与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