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学》课堂实验/实践指导书
课程中文名称:水文地质学
课程英文名称:Hydrogeology
课程编号:021060110
适用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学时数:总学时32,理论28,实验4
学分数:2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应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实验/实践一:承压水模拟演示实验
实验/实践类型:操作型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要求: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一、实验/实践目的
建立对承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的感性认识,熟悉与承压水有关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实践内容
1.分析承压含水层补给与排泄的关系。
2.观察抽水、注水条件下,承压水压力面的特怔。
3.观察各种条件下,承压水流线的特征。
4.观测天然条件下泉流量的衰减曲线。
三、仪器设备
1.承压水演示仪(图1)的主要部件有:
(1)槽体:内盛白色石英均质砂,模拟含水层。
(2)稳水箱,模拟河水。
(3)模拟观测孔及井(抽水或注水)。
(4)测压(示踪)点、测压管架及示踪剂注入装置。
2.用品有
(1)量筒二个(200ml、500ml)
(2)秒表一个。
(3)小钢尺一把。
四、实验/实践原理、方法、手段和步骤
采用分析讨论问题与观察模拟现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熟悉承压水模拟演示仪的装置与功能。
2.抬髙上游水箱水位补给承压含水层,保持水箱水位稳定,待测压水位稳定后,测定各点水头及泉流量(若在上游水箱中放入示踪剂,可观察渗透途径)。在示意剖面图上绘出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水位线,分析计算结果与讨论结果是否一致。计算该演示仪内的石英砂的渗透系数(K)。
3.分别两次降低补给区河水位,但仍补给含水层,待稳定后,分别测定各点水头及泉流量,看它们有何特征?
4.在定水头补给的条件下(保持水箱水位不变),对b井进行抽水(或注水),待稳定后,测定泉流量及抽水井水量并观察降落漏斗(或反降落漏斗)的形成。同时注入示踪剂,观察某浓线特征。
5.停止b井抽水(或注水),上游水箱停止供水,词时用秒表及量筒配合测定泉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五、实验/实践结果处理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加深理解与承压水有关的基本概念。
六、实验/实践注意事项
1.实验报告撰写上要求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数据处理过程。
2.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用水、用电安全;
七、预习与思考题
1.从补给区到排泄区,水力坡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2.泉流量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崇?
3.在定水头补给的条件下(保持水箱水位不变,如果b井抽水,泉流量的减少量与抽水井水量是否相等?为什么?
4.分析泉流量衰减规律及影响泉流量动态的因素。
5.在b井抽水或注水时,承压水压力面也形成降落漏斗或反降落漏斗,但在注入示踪剂后,承压水的流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实验/实践二:土壤渗吸实验
实验/实践类型:操作型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要求: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一、实验/实践目的
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透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
2.加深理解滲透速度(V)、水力坡度(I)、渗透系数(K)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K)的方法。
二、实验/实践内容
1.了解达西渗透实验装罝(见图2)。
2.验证达西渗透定律。
3.测定不同试样的渗透系数。
三、仪器设备
1.达西仪装置
2.量筒(500mL)一个
3.秒表
4.捣棒
5.试样:①砾石(粒径5-10mm);②砂(粒径0.6-0.9mm);
四、实验/实践原理、方法、手段和步骤
在岩石空隙中,由于水头差的作用,水将沿着岩石的空隙运动.由于空隙的大小不同,水在其中运动的规律也不相同。实践证明,在自然界绝大多数情况下,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服从线性渗透定律。单位时间内通过过水断面的流量为:
Q=K?S?
式中:
Q——渗透流量
K-渗透系数(m3?d-1或cm3?s-1)
S-过水断面面积(m2或cm2)
h—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m或cm);
L-渗透途径的长度(m或cm)i
I-水力坡度。
利用该实验可验证线性渗透定律:Q=K?S?I或V=KI,其主要内容为:流量Q或渗透速度V)与水力坡度I的一次方成正比。在实验时多次调整水力坡度(改变水头),看其流量Q(或渗透速度V)的变化是否与水力坡度成一次方的正比关某。
实验时,可直接测定流量Q,过水断面面积S和水力坡度I,从而可求出渗透系数K=Q/I?S。
五、实验/实践结果处理
根据实验测定的各项参数,利用达西定律计算介质的渗透率。
六、实验/实践注意事项
1.实验报告撰写上要求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数据处理过程。
2.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用水、用电安全;
七、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