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9月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 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2.西周之士是贵族的最低等级,而战国之士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阶层(见如表),战国时期士阶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类别
阶层
学士
百家学者
策士
政治家、说客
术士
专门技能者
食客
形形色色人才
A.传统贵族的没落 B.平民地位的上升
C.学术文化繁荣 D.富国强兵的需要
3.睡虎地秦简记载,父亲控诉亲子“不孝”,可以请求政府将其杀死或断足流放,政府会予以照办。同时,法律规定父亲私拿亲子财物的行为属于家事领域,会被当作无罪来处理。这说明,秦朝()
A.注重宗法伦理 B.刑罚制度严苛 C.社会秩序混乱 D.基层管理严密
4.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5.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6.对于尧舜禹汤的权力转移,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韩非的认识
A.强调了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重要性
B.旨在冲破传统儒家禅让制思想的束缚
C.不受历史记述迷惑洞察历史事件真相
D.基于法家君臣思想而进行了史实推测
7.《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铁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B.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
C.北朝经济发展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D.魏晋时期的战乱没有波及洛阳城
8.先秦道家对法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早期道家认为“法烦刑峻即民生诈”,后期道家则把法上升到“天下之准绳,人主之度量”的高度。这一变化表明
A.“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B.道家未形成统一的核心思想
C.“法治”思想顺应时代要求
D.道家和法家的主张日益趋同
9.史载唐前期,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谓诸御史曰:“弹劾大臣不先向大夫请示,这合乎道理吗?”众人都不敢回答,只有御史萧至忠道:“故事,(御史)台无长官。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奏请奏当专达”。承嘉惭。这表明唐代()
A.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独立性 B.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C.御史的监察范围不断拓宽 D.政治制度趋于成熟完善
10.面对战国时期“天下恶乎定”,孟子认为“定于一”;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尚同”;韩非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两贵”“夫妻共政”是祸乱的原因。这可以用来说明,诸子百家()
A.代表相同阶级利益 B.既有争辩也有共鸣
C.都主张中央集权制 D.思想主张日益趋同
11.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往往莫衷一是。比如对王安石的评价,世人褒贬不一,同时代的哲学家杨时认为:“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而严复认为:“千古相臣,知财计为国之大命,而有意于理财养民者,荆公一人而已”。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综合多人意见构建而成
B.严复的评价比杨时的评价更为客观理性公正
C.历史评价应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12.孔子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D.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13.中国古代统治者用法律防范与惩处犯罪;用乡约制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下表中体现清教化与法律关系的是()
宋
明
清
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
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兴办书院,教化乡里,规范行为。
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 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北省云学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B卷)(原卷版).docx
-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大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x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
-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