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指南范本1.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指南

TOC\o1-2\h\u1941第1章教育教学质量理念更新 4

22391.1教育教学质量观念转变 4

123371.1.1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4

316721.1.2从“单一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4

193231.2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意义 4

75141.2.1国家层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5

70951.2.2社会层面: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5

241621.2.3学校层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声誉 5

204951.2.4学生层面:促进个体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5

13608第2章课程体系优化 5

250692.1课程目标定位与设计 5

266532.1.1明确课程目标 5

35872.1.2设计课程体系 5

64362.2课程内容整合与更新 6

201482.2.1整合课程内容 6

2222.2.2更新课程内容 6

109452.3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6

2852.3.1评价原则 6

6182.3.2评价方法 7

12309第3章教学方法改革 7

57143.1课堂教学策略创新 7

189563.2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式教学 7

79283.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8

9624第4章教师队伍建设 8

165114.1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规划 8

262774.1.1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8

179384.1.2设立教师专业发展梯队 8

201894.1.3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8

105504.1.4落实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措施 9

159164.2教师培训与研修 9

196424.2.1开展多样化培训活动 9

195654.2.2加强教师研修工作 9

205274.2.3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 9

280424.2.4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共享机制 9

184384.3教师激励机制构建 9

234454.3.1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9

183824.3.2设立教师荣誉制度 9

78404.3.3建立教师晋升通道 9

223084.3.4落实教师福利待遇 9

21434.3.5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10

28492第5章学生全面发展 10

270995.1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10

201235.2学生身心健康促进 10

152975.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0

6162第6章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 11

302176.1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构建 11

104516.1.1监测目标设定:明确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目的,保证监测活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1

312516.1.2监测内容设计: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特点,合理设置监测内容,涵盖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学生发展等方面。 11

67576.1.3监测方法选择: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11

190516.1.4监测流程管理:建立健全监测流程,规范监测程序,保证监测活动的顺利进行。 11

245366.1.5监测结果运用:将监测结果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为教育决策提供支持。 11

260546.2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11

74966.2.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科学性,能够全面反映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特征。 11

18036.2.2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12

52116.2.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评估者在实际评估活动中操作。 12

231246.2.4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性,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12

55346.2.5教学过程质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 12

305436.2.6教学成果质量:包括学生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率等。 12

97226.2.7师资队伍质量:包括教师学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师德师风等。 12

131716.2.8教育教学资源质量:包括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信息化水平等。 12

165286.3教育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 12

130076.3.1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整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结果,形成反馈报告。 12

8385

文档评论(0)

且邢且珍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