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下《杨氏之子》核心素养教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1杨氏之子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③思维能力: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
④审美创造:能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成语,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谈话导入: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的,从中体会其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杨氏之子)
3.理解课文题目。
(2)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
(3)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
4.回顾学过的文言文。
(1)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
(2)回顾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自相矛盾》)
5.教师小结:读文言文、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
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学生回答“氏”和“之”
的意思。(杨家的儿子)(刘家的女儿)
3.学生理解什么是“文言文”。
4.学生回顾《自相矛盾》
读得有滋有味吗?
通过单元导读,引出课文题目,以学生的姓氏为切入点,抓住一个古文中典
型的语言点,使学生对“氏”能够迁移运用,使课文题目导入实现了情趣与理趣的有效融合。
环节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教师活动:
1.学生试读文言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
2.教师范读文言文。
(1)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
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下
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课件出示: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
学生活动:
1.学生读文言文2.指名读文言文
3.学生说读文言文的要领
4.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
5.指名学生读第一句;
6.学生看着课件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
7.指名学生读全文。
8.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文言文。
9.指名学生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10.学生书写生字
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
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教师按划分的节奏范读文言文。
(3)怎么样,读文言文也蛮有味道的
吧?你们觉得朗读文言文特别要注意什么?(停顿)对,文言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
(4)那你们仔细听老师读第一句。(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
(5)只注意停顿还不行,还要注意读出
古文的韵味,再仔细听老师读。(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这一遍是不是读得更有古文的味道了呢?
(6)教师小结:我们读古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
3.进行朗读指导。
4教师相机指导文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所以要分开读,不能连起来读。
7.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
““梁”“诣”和“禽”字。
词语:造诣、禽兽)
8.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梁”“诣”和“禽”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活动意图:学习文言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学生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正是他们感到困惑之处,教师将其抽出,并重点讲解,能让学生的读书有更强的指向性,让学生在朗读中不遗余力地实现读懂、读通课文的目标。
环节三:熟读课文,读懂课文
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指导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学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强求正确,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
2.学生回答课件中的三个问题。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汽车装调工、修理工》等技能资格考试题库与答案 .pdf
- 2024年国家水处理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 Unit 1【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牛津译林版) .pdf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纸:家乡的风俗 .pdf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卷(合集)含答案 .pdf
- 四川资阳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真题(详解) .pdf
- 云技术应用下的家具制造企业质量成本管控措施 .pdf
- 某某房产管理服务中心(所)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pdf
- 【《民办高校建设项目代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论文)》14000字】 .pdf
- 2024小学语文二上小蝌蚪找妈妈核心素养教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