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题限时增分练(四)1231.长期以来,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8000—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类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存储它。——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23材料二据统计,中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是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中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及粮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中国也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中国,或是传入中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中国。概括而言,中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4000余年。——摘编自崔思明《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世界》123材料三(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12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材料一中“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一观点。影响: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说明: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的原产地。12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途径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影响。变化:由亚洲西部到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由以果品和蔬菜为主到以粮食为主;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影响:美洲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丰富食物种类;促进了农业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123(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人类为应对粮食安全问题须采取的对策。原因:对农业的长期投资不足;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少数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对策:加强国际合作;增加农业投资;提高科技投入;保护环境。1232.商业是交通的先导,交通是商业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新航路的开辟与欧洲人对胡椒的饥渴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得到让他们神魂颠倒的东方香料,他们势必要找到一条通往“香料群岛”的新贸易路线。率先迈出第一步的是葡萄牙。由于本国商品在亚洲没有销路,葡萄牙人不得不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转口贸易。他们用美洲的白银换取棉布,再用印度的棉布交换非洲的金砂和奴隶,再用它们换胡椒。香料贸易使世界各地的商品和人员的流动、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摘编自田汝英《葡萄牙与16世纪的亚欧香料贸易》等123材料二长江的营业额几乎是难以估计的,即以原棉一项而论,其数量便十分可观。湖南、湖北等的茶叶在供应市场时肯定还得顺长江而下,总量便估计有7万吨。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一批因工商业兴起的城市迅速壮大。上海在开埠初期仅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依靠长江流域广阔的腹地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上海开埠以后很快就取代广州而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中心。——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123材料三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2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葡萄牙开辟的通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主题二 汉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主题一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主题二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主题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创新与文化发展 主题二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4讲 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创新与文化发展 主题一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主题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7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主题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ppt
-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2讲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主题二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