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战争人格、武功崇拜及爱国
最近众多媒体纷纷披露了大陆一家民调机构的一份调查报告,该
报告称有80%强的被访民众主张“对台动武”。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令
人深思的现象。如果这一结果是可信的,那么它尤其令人深思。
反思“战争人格”
自90年代初以来,一种“热爱战争”的思想开始在全社会出现并
不断蔓延。
在反思“文革”的短暂的人道主义思潮被抑制之后,我担心,
“阶级斗争”所根据的“武打精神”或“要武嘛”这一野
蛮传统正逐渐以“民族主义”的新形式借尸还魂。重新在荒无人烟的
民族精神的空中祭起“枪杆子理论”,无论是一种后意识形态合法性
的救援,还是一种政治讹诈,在一个和平主义和人道主义成为“世界
精神”主流的新时代,都可能是一种返祖现象。
战争人格是一种原始文化,从赫拉克利特经黑格尔的渲染,希特
勒把它民族化了,斯大林把它国家化了,毛泽东把它阶级化了——在
李逵、关羽“砍人头如切菜”这样的传统审美文化的共同援助下。现
在,东方世界的精明人正努力把它企业化和商业化。战争究竟是什么?
我建议广大读者去读一读东史郎的日记。我赞同罗斯福的一篇着名演
讲:我痛恨战争,因为战争是无数孤儿寡母,是无数断壁残垣……
有一位伟大的智者曾说过:“动物撕打,而人类契约”。另一位
学者说:“只有当人不再杀人才得以为人”。那些动辄喊“杀”喊
“打”的人,面临着重大的进化的任务;让我们为他们的灵魂日夜祈
祷——主是仁慈的,一定能宽恕他们,因为“他们说的他们并不知道”。
“战争状态”的逻辑结论之一是敌人的存在。“敌人”一般在国境线
之外,但由于政治文化自身的局限性,“敌人”更多“存在”于日常
生活的周围。虚构内部敌人是20世纪最野蛮的政治迫害形式之一。敌
人意识因暗示了“非敌人”的人的专断或特权地位而为
卑贱者所钟爱。当有人鼓吹“祖国的蓝天”在等待纷飞的炮火时,我
怀疑,事实上可能是他自己在盼望,在那样的天空里,他不仅可以口
头斥责、污蔑别人“正中美国人的下怀”,而且他应该“有权”对他
人实行“专政”。我认为一切鼓吹战争的人有一个幻觉:“局外人幻
觉”。即想当然地预定战争中的一切灾难都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个永
远失去父亲的幼儿肯定是另外一个倒霉蛋的孩子。如果没有这种局外
人幻觉,如果“幼吾幼及人之幼”,除了几个疯子以外——因为他们
有病——绝大多数“战争主义者”都会马上闭嘴。人类正这样日益分
化为两种人:对他人受到伤害而感到自己痛苦的人,和因他人受到伤
害而感到自己幸福的人。前者被称为人道主义者,后者有各种冠冕堂
皇的旗帜。现在令我感到痛苦的是:我们的社会,或者由于历史传统,
或者由于强制遗忘的现实环境,根据那个民意调查结果,第一种人似
乎占“公民”的20%,而后一种人占80%.我似乎记得一位领导人说过,
跨进21世纪,我们必须清楚我们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处的位置。但是,
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文明的位置上呢?除了上面充分展示的“野蛮”,
还有更普遍的“谎言”,二者构成我们的“文明”
的内核,因为二者竟然成为了生活的“常识”。人反驳说,面对
“日寇”的暴行难道我们不能“打杀”吗?我认为这是偷换概念,因
为我批判的是“热爱战争”这种“文化”,并不是无条件地鼓吹取消
“抵抗暴政权”。不过我必须提示的是,“日寇暴行”一直在人道主
义批判的范围之内。同时,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日寇暴行”同样存在,
同样是恶。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忽然想参军”或突然渴望杀人的人,我们不
能太认真,因为稍一沉思我们就能发现鼓吹战争状态的人多是一些不
负责任的人,我们能发现他们的伪勇敢和真精明:“增加发行量”和
“收购注意力”是他们真正的商业目的;这种商业动机在一种政策环
境中受到了鼓励。
你不能在他们那里找到理性、良心和责任,那从来不是他们的长
项。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责任是愚蠢,而无耻才是成熟。他们能够在
良知的普遍怨恨中眉开眼笑地数钱。
但伪战争贩子“收购注意力”的商业努力显然取得了某种成功,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反省一种被称为民族文化的东西。“王朔挑战金庸”
所引发的文化争论为文化反思提供了某种启示。
反思武打文化
自从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文学版刊发了王朔《我看金
庸》一文之后,各种传媒竞相炒作,学界对此却反应不一。大体说来,
围绕“金王之争”至少存在三种观点:“修理王朔派”、“声援王朔
派”和“不以为然派”。
很多学者属于“不以为然”派,他们认为“金王之争”如果不是
媒体炒作,就是王朔自我炒作。有学者认为,即使对金庸作品进行
“文学批评”,比如批评金庸“妖魔花”了中国人,那么进行这样的
批评也轮不到王朔,因为在王朔的作品里,中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以说是被“痞子化”了。很多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有很多更重要
的事情要做,因此没有必要参与这种琐碎无聊的文人口舌之争”。但
显然,如果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