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73
吴婧,张一心(201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年修订版
第六章环境污染防治
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
一、主要大气污染物和大气环境问题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是燃烧、冶炼、硫酸生产和火山爆发。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二氧化硫本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其二次污染物三氧化硫毒性、氧化性、腐蚀性更强。二氧化硫具有酸性,可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微小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颗粒。当这些颗粒被吸入时,它们将聚集于肺部,是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呼吸困难,以及过早死亡的一个原因。如果与水混合,再与皮肤接触,便有可能发生冻伤。与眼睛接触时,会造成红肿和疼痛。二氧化硫不仅是一种污染物,也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原料和产品。由于二氧化硫具有酸性、并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等重要性质,因此可用于防腐剂、酿酒、还原性漂白剂、制备硫酸、制冷剂、试剂和溶剂、脱氯等用途。
2、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氮氧化物之一。室温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顺磁性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吸入后对肺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二氧化氮多数是由燃烧过程产生,它也是工业合成硝酸的中间产物,每年有大约几百万吨被排放到大气中,是一种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虽然吸入二氧化氮会导致中毒反应,但由于二氧化氮过于刺激反而使得中毒事故较容易避免。低浓度的二氧化氮会使鼻子麻痹,从而可能导致过量吸收。长期暴露在二氧化氮浓度为40-100mg/m3的环境中会导致不利的健康影响。最重要的二氧化氮排放源是内燃发动机、火力发电厂、以及制浆厂。大气核试验也是二氧化氮的一个来源。这些过程都需要吸入大量的空气来帮助燃烧,从而将氮气引入到高温的燃烧反应中,最终产生了氮氧化物。因此,控制氮氧化物要求精细的控制为助燃而吸入的空气量。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其天然排放源包括对流层中的光化学反应、火山活动,自然和人为的火灾(如森林大火,焚烧秸秆和甘蔗以驱赶甘蔗园里的蚊虫)。人为排放源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产生。最大来源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机动车辆,工业燃烧、炼油、炼钢、固体废物焚烧也会产生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
174
吴婧,张一心(201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年修订版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10-6,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浓度低至667×10-6可能会导致高达50%人体的血红蛋白转换为羰合血红蛋白,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而香烟中亦含有一氧化碳。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的感觉。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包括视网膜出血,以及异常樱桃红色的血。暴露在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会有后遗症。一氧化碳可能令孕妇胎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封闭的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很容易达到造成致命的水平。
4、颗粒物
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在环境科学中,特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PM2.5)。颗粒物能够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并可随呼吸进入体内,积聚在气管或肺中,影响身体健康。
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主要的来源是从地表扬起的尘土,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是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一部分颗粒物是自然过程产生的,源自火山爆发、沙尘暴、森林火灾、浪花等。PM2.5还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
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到颗粒物污染与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现在,许多研究已证实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过早死亡。颗粒物会造成呼吸系统发病率增高,特别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也可能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或造成角膜损伤。颗粒物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较大的颗粒物往往会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然而,PM10可以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溶解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轼定风波课件PPT.ppt
- 医院智慧能源解决方案-.ppt
-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Fantastic friends课文讲解(2024秋).doc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版 .pdf VIP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二章国家安全第三节 国际战略形势.pptx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怡安翰威特-泰康在线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项目建议书_20170816.pdf VIP
-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七年级上册Unit 6课文解析(2024秋).doc
-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国章程》-公需课:课后答案(全).docx
- 2024“学宪法、讲宪法”法治知识竞赛第八届全国中小学法治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