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城城市市规规划划原原理理知知识识点点
第⼀章
1
▲城市的概念
(1)城市的产⽣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体说是⼈类第三次社会⼤分⼯的产物。
(2)城市的功能定义—城市区别于农村不仅在于⼈⼝规模、密度、景观等⽅⾯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其功能的特殊性。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密度的⼈⼝、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种区域现象。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是以⼈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地利⽤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的多样化。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然⼀社会复合巨系统。
▲城市是⼀个综合的巨系统,它包括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空间环境⼦系统以及要素流动⼦系统。
▲城市所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集聚效益是城市不断发展的根本动⼒)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有系统性。
▲当今城市地域的新类型包括⼤都市区、⼤都市带(⼽特曼)、全球城市区域。
⼤都市区:美国最早采⽤
加拿⼤——国情调查⼤都市区;英国——标准⼤都市劳动区、⼤都市经济劳动区;
澳⼤利亚——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瑞典——劳动—市场区;⽇本都市圈
⼤都市带:
1)波⼠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都市带
2)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斯堡的⼤湖⼤都市带
3)东京、横滨经名古屋、⼤阪到神户的⽇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带
4)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都市带
5)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北部⼯业集聚体的西北欧⼤都市带
6)以上海为中⼼的城市密集地区
全球城市区域:
以全球城市为核⼼,多核⼼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多中⼼之间基于专业化的内在联系,各⾃承担不同⾓⾊。
2
▲⼈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空间上、种类上、数量上)。聚落因其基本职能、结构特点、所处地域的不
同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1)集聚规模的差异。⾸要差别——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
(2)⽣产效率的差异。物质要素的⾼度集中;⾼度的组织。
(3)⽣产⼒结构的差异。⾮农业⼈⼝为主
(4)职能的差异。城市是⼀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化的中⼼,在职能上是有别于乡村的(5)物质形态的差异。较健全的
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6)⽂化观念的差异。
▲我国市镇设置的主要标准:
(1)聚集⼈⼝规模。100万以上特⼤城市;50-100万⼤城市;20-50万中等城市;20万以下⼩城市。
(2)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都、直辖市、省会城市。
▲我国市制有两个基本特点,即:
(1)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
(2)市制兼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
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政区划建制——⼴域型市制。
▲地域类型上三个层次:直辖市、省(⾃治区)辖设区市、不设区市(或⾃治州辖市)。
⾏政等级划分四个等级: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我国⽬前4个省级、25个副省级、280余地级市、370余县级市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城乡结构⼆元化;2)城乡收⼊差距拉⼤;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城乡统筹,统筹城乡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
3
▲⼈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城市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量主要包括⾃然条件、经济作⽤、政治因素、社会结构、
技术条件等。
▲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显出⼀些与以往不同的动⼒机制:
(1)⾃然资源开发和保护;——重要动因
(2)科技⾰命与创新;——科学技术是根本动⼒
(3)全球化与新经济;——关键影响
(4)城市⽂化特质。——持久动⼒
▲城市发展的阶段:农业社会城市、⼯业社会城市、后⼯业社会城市
农业: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使得西⽅市民社会显⽰雏形。
⼯业:18世纪后期⼯业⾰命,城市逐渐成为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
后⼯业:⽣产⼒以科技为主体,⾼技术为⽀撑,⽂化趋于多元化。城市性质由⽣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城市建设思想⾛向⽣态
觉醒。
▲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到开放的多中⼼空间环境;
(2)从平⾯空间环境到⽴体空间环境;
(3)从⽣产性城市空间到⽣活性城市空间;
(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
▲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医疗器械研发各阶段所需DMR及DHF文件.xlsx VIP
- 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全球化运营策略.pptx
- 在线网课《公司并购与重组》课后单元测试答案.docx
- 海外发展研究所-国家开发银行:为净零世界建立市场.docx
- 中班数学绘本游戏《首先有一个苹果》课件.ppt VIP
- 2024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名单 .pdf
-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农业经理人》教学大纲.docx VIP
-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