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B6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676—2020代替DB34/T676-2007
桃蛀螟测报调查规范
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technologyofthepeachborer
2020-06-22发布2020-07-22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4/T67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676-2007《桃蛀螟测报调查规范》。与DB34/T676-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桃蛀螟的拉丁文名称(见第1章);——删除了术语和定义(见上一版本第2章);
——修改了越冬基数调查(见2.1);——增加了备注(见2.1);
——修改了系统调查(见2.2);
——修改了成虫发生期确定(见3.1);
——修改了发生量的表示及发生、为害程度的划分标准(见3.2);——修改了调查资料的汇报(见4.3)。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砀山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六安市果树研究所、淮南市果树站、淮北市农业农村局、马鞍山市林业局、宣城市种植业局、萧县植保植检站、固镇县植保植检站、宿松县北浴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潜山市种植业服务中心、芜湖县红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张金云、王学良、李建东、柳士勇、史树仁、朱军、陈晶和、陈红莉、潘海发、周晖、潘立斌、周建业、王振、盛玉、邱坤、孙家峰、陈正州、汪焰龙、许钢、周学飞、王蓓蓓、谢庆梅、吴君侠、徐秀玲、迟元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4/T676-2007。
1
DB34/T676—2020
桃蛀螟测报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测报调查的调查内容和方法、测报资料的统计与汇总、测报资料的收集和上报。
本标准适用于桃蛀螟测报调查。
2调查内容和方法
2.1越冬基数调查
9月中下旬选有代表性的栽培面积不少于667m2的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极晚熟品种的桃园各2块~3块,每园单对角线调查10株,每株调查的桃树在距地面10cm的主干上用20cm宽的瓦楞纸绕扎一周,人为制造一个越冬场所;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以及次年的3月中下旬各调查一次,调查藏在瓦楞纸里的桃蛀螟幼虫数量,结果记入表1。
表1桃蛀螟越冬幼虫基数调查表
调查时间
果园类型
越冬幼虫量(头/瓦楞纸里)
备注
极早熟品种果园
早熟品种果园
中熟品种果园
晚熟品种果园
极晚熟品种果园
注:极早熟品种果园、早熟品种果园、中熟品种果园、晚熟品种果园、极晚熟品种果园分别指桃树盛花初期至果实成熟时的天数为60天以内、61天~90天、91天~120天、121天~150天、151天以上的果园,下同。
2.2系统调查
2.2.1成虫诱测
设置测报灯或性诱剂诱蛾。选择视野开阔、离桃园稍近处或桃园内放置测报灯或性诱剂,4月中下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逐日记录诱蛾数量,结果记入表2。
表2桃蛀螟成虫诱集记载表
调查日期
雌蛾(头)
雄蛾(头)
合计
天气情况
备注
2
DB34/T676—2020
2.2.2为害率调查
自4月下旬开始,至果实采收完时结束,每旬的3日、8日调查。选代表性的栽培面积不少于667m2的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极晚熟品种桃园各2块~3块,每园单对角线固定5株,每株按东、西、南、北、中各固定5个果实,记录被害果数,并随机选取10个被害果剖开,查其幼虫数量,结果记入表3。
表3桃蛀螟为害程度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田块类型
调查株数(株)
调查果实数
(个)
被害果实数
(个)
果实被害率
(%)
幼虫(头)
虫龄
2.3普查
于成虫高峰期后7天~10天进行为害果率普查;调查方法同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记入表4。表4桃蛀螟普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田块类型
调查果实数
(个)
被害果实数
(个)
果实被害率
(%)
幼虫(头)
虫龄
备注
3测报资料的统计与汇总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 34T 2204—2014 大中型水闸工程自动化系统检测规范.docx
- DB32T 310012—2022长 江 三 角 洲 区 域 地 方 标 准.docx
- DB34 1659--2022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34T 627-2023 宣城优质烤烟田间管理技术规程.docx
- DB34T 629-2023 宣城优质烤烟烘烤操作规程.docx
- DB34T 631-2019 瓦氏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规程.docx
- DB34T 649-2018 牧草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34T 650-2018 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ocx
- DB34T 679-2019 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 .docx
- DB34T 709-2018 绿色食品(A级) 黄瓜生产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