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3 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艺术(练习)(解析版).pdf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3 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艺术(练习)(解析版).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二十三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艺术(解析版)

第一组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①②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黄大仙。《神仙传》

“”

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B.颔联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从听觉的角度直接刻画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C.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D.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2.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

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2.《冬夜》诗表达了诗人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枕上作》

表现了多年来情感的变化:壮年像孟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报国。然而由于备受打击,报国无望,所

以晚年希望修道成仙,远离尘世,但成仙之事渺远。诗人想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

是壮志未酬的愤激、无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从听觉的角度直接刻画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错误,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是侧面、

B.“”“”

间接表现诗人静夜不寐。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语言、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看《冬夜》,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意思是房里的油

“”“

灯孤零零地已经没有火焰了,洞里的老鼠悉悉索索地触动了,枯叶落地发出声响,村里有狗儿走动的声音。

八十的将军能够灭地敌虏,虽然已经白头但我依然能够建功立业”,“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

“能”“欲”充分表现诗人虽然年老却依然不忘收复失地、报效朝廷、建工立业的雄心壮志,可谓“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再看《枕上作》,诗中同样提到“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但紧跟着颈联说“壮日自期如孟博,残

年但欲慕初平”,前一句提到自己壮年之时也期望像孟博一样“有澄清天下之志”,但报国之志多次受挫,如

今残年只想“慕初平”,即远离尘世,修道成仙,实在不行,也想“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看似诗人

想要泛舟江湖,看明月,沐清风,但结合前面诗句的内容可知,最后的清风明月为伴的心愿其实是诗人无

奈之下的愤激之词。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3.依次对这首诗各联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