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拓宽教材2.《清德宗实录》卷418记载: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摘自教材第一子目“学思之窗”)据此分析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提示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下谋划变法内容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是不可动摇之根本,对于西学只是考虑接受“切于时务者”。情境再现1.观察下面“义和团、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图,指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提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情境再现2.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协议,寻求“自保”。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提示清政府中央权威式微。概念阐释“东南互保”1901年6月,东南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情境再现3.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图解历史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拓宽教材3.《辛丑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因该年为辛丑年而得名。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签订日被称为“九七国耻”的主要原因。提示《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主题一戊戌维新运动问题探究视角1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材料戊戌期间,上海除已有的《申报》《字林西报》等报刊外,还创办了《时务报》《华报》《富强报》《农学报》等报刊,杭州、无锡等地也有类似传播媒介①……江浙士绅们的维新宣传则较注意向底层社会伸展。1898年5月11日无锡出版的《无锡白话报》,就是明证②。当北京发生政变后,江浙社会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立场,尽力抵制当局的倒行逆施③。——摘编自胡成《戊戌变法是一个多重系列的历史发展》教你读史①戊戌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广办报刊宣传新法②一些地区的维新派人士注意向社会下层宣传,动员社会底层的力量③戊戌政变后,江浙地区尽力抵制当局的倒行逆施,体现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连续性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江浙地区维新变法的特点。提示特点:报刊成为维新思想传播的主要媒介;注意动员底层社会民众;即便有政变影响,也保持一定独立性和连续性。视角2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材料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等)和开设西学的书院(如西湖书院)里①,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②。……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新文字风靡一时,他把俚语、韵语、外国语熔为一炉,不受古来章法的限制,常能动人心弦③。——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教你读史①戊戌变法运动期间设立了一些西学的书院②新式学堂培养了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运动的代表人物③受新式知识分子影响,新式学堂的文风文体更加大众化、通俗化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后出现的社会新变化。提示变化:创办新式学堂和书院,传播西学;涌现出众多民主革命人士;文风文体更加大众化、通俗化。史论史识1.百日维新的特点(1)从方式上看,变法采用西方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2)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体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3)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2.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观点辨析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学说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2“公车上书”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戊戌变法是谋求思想变革的一次尝试。()4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开启事件,分别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提示戊戌变法是谋求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答题术语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2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戊戌维新运动兴起,对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3).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3).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3).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3).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3).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ppt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