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首页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二三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援助,日本乘机派军队入侵朝鲜。(2)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一二三2.经过(1)第一阶段——境外之战:①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②清军在平壤陆战中失利,退回国内。③在黄海大战中,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后李鸿章不许北洋舰队出海迎敌,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2)第二阶段——境内之战:①日军进攻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②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战争结束。一二三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一二三易错提醒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不是军事实力的落后,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才是中国战败的关键所在。一二三二、八国联军侵华(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完成本部分内容的梳理)提示:自主思考史学界认为,义和团运动不同于以往的旧式农民起义。应如何理解上述观点?提示:义和团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外国侵略势力,反抗封建统治这个旧式的农民起义的主题,在运动中没有得到凸显。一二三三、《辛丑条约》的签订一二三预习提示《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开辟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是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探究点《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异同在签约日期日益逼近的情况下,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再次请示光绪帝。“彼嫌未说明所欲允之意,注意仍在让地、赔款两条实在著落。若欲和议速成,赔费恐须过一万万,让地恐不止台、澎,但鸿断不肯擅允,惟求集思广益,指示遵行。停战期只剩十余日,事机急迫,求速代奏,请旨示复为幸”……4月10日,日本以战争再起和进攻北京相威胁,迫使清政府签约。李鸿章及时电奏:“事关重大,若照允,则京师可保,否则不堪设想。不敢不候电复即行定约。”面对日本的高压态势,考虑到清朝的江山社稷,光绪皇帝不得不传旨李鸿章:“……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吴连海《李鸿章与马关条约》随堂训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与日本的谈判中最关心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原因。提示:(1)割地的多少和赔款的数额。(2)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日本以实力为后盾,凭借战场上的胜势,使用军事和外交相结合的手段,步步进逼。随堂训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1)相同点:①从性质上看,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②从内容上看,都有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③从危害上看,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随堂训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2)不同点:①从内容上看,《马关条约》割地的面积远远超过《南京条约》,赔款数额也大大超过《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所开放的通商口岸都是在东南沿海,而《马关条约》所开商埠已深入中国内地;《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②从特点上看,《南京条约》体现了列强要打开中国大门,开辟中国市场的要求;《马关条约》体现了列强分割世界、资本输出的新要求。③从影响上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随堂训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例题《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在它的刺激下,列强()A.支持中国改革以抵制日本的侵略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D.结盟以遏制日本的扩张题目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马关条约》重大危害的认识。解题指导: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小国打败,而且割让了大量的领土,这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界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B随堂训练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典例剖析随堂训练1.1894年,日军重兵压境,中国驻朝官员多次“请添重兵”,李鸿章复电说:“我再多调,倭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政府()A.对日推行妥协退让的策略B.准确地把握了朝鲜的局势C.调整对外政策D.寄希望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