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教师版).pdfVIP

高二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2课《石钟山记》(教师版).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石钟山记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常用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培落实文中的文言字词,顺畅翻译课

养文言翻译能力。文

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结合背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

重视考察的精神。悟主题。

知识精讲

【作者简介】

千古第一文人——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才华横溢,

成就斐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苏轼常年

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象

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

气势雄浑,想象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苏轼亦善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北

宋四大家”;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世称苏东坡、苏仙,“唐宋八大家”之

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探寻背景】

苏轼一生饱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任密

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

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

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

了这篇文章。

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

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

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

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关于它命名的由来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

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

有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出声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

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俞樾持此

说。

【文体知识】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

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

【美文阅读】

无看众生哗然,静听流水潺湲

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的思维被喧闹的浪潮裹挟而去,我们的头脑因那些巨大的声音而混

沌,脚步也因此而彷徨迷茫,失却了自己的方向。

这些“巨大的声音”,是他人的言语、社会的舆论,甚至史书典籍里的教条。它们习惯用

多数人的取向和磅礴可怖的气势施压,让你我丧失自我的意志。在此巨声之下,我们难免会忽

略甚至背离我们自己所能发现的“细小的声音”,那些美妙的思想、自由的灵魂,在巨声之下

被迫遁进黑暗的阴影。

AI

前几年,网络算命流行,大批青年人或单纯跟随网络潮流,或出于迷信盲从,执着于

虚拟的算命结果,将钱包向幕后的诈骗公司敞开。或许有人认为,网民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AI

这无伤大雅。但无脑跟风,迷信,丢失自我,这是一个理性现代人所应有的样子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