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df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一等奖创新教

学设计

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通过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词的意思,抓住关键字

词体会作者用字的精妙以及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抓一“愁”字,读懂孟浩然的孤独之心

一、读诗

1.按照“读准确、读通顺和读出感受”三个层级要求,学生自读

《宿建德江》,至少读3遍。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全班齐读。

二、解诗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同桌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想象的画面说出来。

3.全班交流,师生互评。在对诗意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

个性化表达。

三、悟诗

1.再读全诗,根据诗意及自己的理解,请学生圈出自己认为诗中

最关键的一个字(或者称之为“诗眼”)。(预设:愁)

2.请学生简要谈谈为什么诗眼是“愁”字,试着结合全诗来说。

3.由“日暮客愁新”引出“旧愁”,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

生理解孟浩然此时的遭遇:科举失利,仕途受到打击,心情郁闷。

4.细读诗句,联系全诗语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理解“新愁”

的内涵。

预设:(1)“日暮”。这是“新愁”产生的直接缘由。引发学生想

象:时近傍晚,倦鸟归林,作者却漂泊异乡,未免触景生情,乡愁涌

起,孤独自来。相机补充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水雾弥漫,有一种孤独气息。

(3)“移舟”和“泊”。“泊”既有一种累了停下歇歇的感觉,又

有一种漂泊天涯的意境。“舟”,指小船,有孤独之感。通过资料拓展,

告诉学生,古代诗人落寞时常以之自喻,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

余生。”“移”突出水面的平静,也在强调舟行水上,无声无息,渲染

孤独气氛。

(4)“野旷天低树”。以天、地的广阔来衬托树的孤独、寂寞,

实则写诗人内心的孤单。“旷”有一种苍茫之色,“低”有一种压抑之

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5)“江清月近人”。“清”者,既指水的清澈、明净,也含清冷、

凄清之意。一轮皓月倒映在清凌凌的江水中,“月”者,故乡也。低

头见明月,心头思故乡。有一种“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感觉,这是孤

独的美,也是美的孤独。

四、背诗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全诗。

板块二扣一“醉”字,体会苏东坡的忘我之情

一、共学

1.总结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第一步,朗读全诗;第二步,想象

画面;第三步,抓诗眼感悟诗的语言之妙。

2.按照“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学生四人一小组共学《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展学

1.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展学。

2.师生共同讨论,并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点拨、指导。

(这里重点分两部分:第一,引导学生根据每一句诗想象一个画

面,并用自己的话把画面的内容准确而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来。鼓励

学生根据文字的意境,大胆想象,自由言说,避免学生囿于文字简单

描述画面。必要时,教师提供画面想象的“范式”,让学生懂得要用

诗一般的语言翻译诗句,这是最好的。比如“望湖楼下水如天”一句,

学生可能会说:“望湖楼的下边,水天相接,非常美丽。”教师可以提

供自己想象到的画面:“雨停了,天晴了,碧蓝的天空那样明净、清

澈,好像有人用水洗过了似的;望湖楼下的西湖,水平如镜,映着蓝

天和白云的影子。水天一色,水天相接,让人一下子分不清哪个是天

空,哪个是湖面了。”汪潮教授说:“比较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通

过比较,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积累对画面

加以描述,因为表达本身就建立在个体言语经验之上。第二,要让学

生在整体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这首诗的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感受诗

人在语言表达上的秘妙。)

预设:

(1)这首诗的诗眼是“醉”字。

(2)“醉”有两层内涵:①诗人喝醉了酒;②诗人被西湖夏日骤

雨忽晴的迷人风光所深深陶醉。

(3

文档评论(0)

181****4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