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浪漫主义走向新写实主义.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新浪漫主义走向新写实主义

创造社从1921年到1929年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其文艺思想不断地发展变化,

可以概括说经历了一个由新浪漫主义到新写实主义的发展过程,而这一变化轨迹

从郭沫若的三部诗集中可以窥见一斑。

标签:创造社;新浪漫主义;新写实主义;郭沫若;诗歌

创造社的文艺思想是不能笼统地进行概说的,笼统地说它是“为艺术而艺术”

的文学社团是不准确的。纵观创造社十年来文艺思想的发展轨迹,似乎呈现出一

个由宽松到狭窄的发展过程,由初期大力提倡抒写时代的自我到后期的普罗文

学,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回顾和总结。

一、初期以新浪漫主义为旗帜,《女神》抒写时代的大我

创造社成立之初,考虑到每个成员的性格、爱好、修养和所处具体环境的不

同,他们并没有强调自己在艺术上要尊奉什么“划一的主义”,而是采取了鼓励多

元发展的方针,听凭同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自由进行选择。关于这一点,

郭沫若早在1922年《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二期《编辑余谈》中宣布过,文章说:

我们这个小社,并没有固定的组织,我们没有章程,没有机关,也没有划一

的主义,我们是由几个朋友随意合拢来的。我们的主义,我们的思想并不相同,

也并不必强求相同。我们所同的,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

罢了。

初期创造社在艺术上虽自我标榜为没有划一的主义,但从初期创造社在文艺

思想和创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总倾向看,它仍是以浪漫主义为旗帜的,这是因为创

造社的主要成员郭沫若奉行新浪漫主义的缘故。

什么是新浪漫主义?1936年郭沫若在日本回答诗人蒲风的提问时讲得非常

明白,即“新浪漫主义是现实主义之侧重主观一方面的表现,新写实主义是侧重

客观认识一方面的表现”①,50年代末60年代初,郭沫若在与陈明远讨论这种

新浪漫主义的书信中又曾表示“新浪漫主义要抒写奇想、梦境、幻觉,那样写来

的景物,不是‘实’的,而常是‘虚’的,但是产生这些奇想、梦境、幻觉的基

本感受、情意,又必须是‘真’的而不是‘伪’的。新浪漫主义的‘真而不实、

虚而不伪’,这正是新诗创作过程的辩证法!”②

而时代大我形象的塑造,代表了创造社初期新浪漫主义倾向的则是郭沫若的

诗集《女神》。《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共分三辑,收1916年至1921年所

写新诗五十四首,诗剧三篇,绝大多数是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前后写的诗。

它是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从西方浪漫诗歌中吸取了诗情,并从十月社会主义革

命胜利中感受到了“新的光明和新的热力”,寻找到新的方向后创作的一部充满革

命激情和浪漫气质的诗集。在《女神》中,郭沫若以火热的革命激情,丰富的想

象,神奇的夸张,雄浑的格调和华丽的辞藻,为我国新诗坛塑造了一个敢于破坏

一切的时代大我形象,这个大我不再脱离时代风云,游离现实斗争之外,而是扎

根现实社会,紧扣时代脉搏,与民众同呼吸共奋斗,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叛逆者和

革命者。所以在《匪徒颂》中,他将华盛顿、马克思、释迦牟尼、尼采和墨家巨

子都作为歌颂的对象,《晨安》中,更将喜马拉雅、泰戈尔、金字塔与大西洋杂

糅并置,都作为“晨安”的对象,在《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中表现了渴望祖

国获得新生、民族得以复兴的强烈愿望,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表现了激烈的仇

恨和反抗,他鼓励人们为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努力,如他在《创造者》中所说“新

造的葡萄酒浆∕不能盛在那旧了的皮囊。我为容受你们∕的新热、新光,∕要去创造

个新鲜的太阳!”在这里,小我完全融入到大我之中,这是自我表现,也是时代

精神;是自我觉醒,也是民族的觉醒。

不加掩饰地赤裸裸地袒露自己,这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

“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色,郭沫若的《女神》也是如此。在《女神》

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展现了一个骚动着的、充满矛盾的内心世

界。诗人充分地肯定着“自己”,又否定着“自己”,《天狗》在大呼“我把全宇宙来

吞了,我便是我了”以后,紧接着又高唱“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的我

要爆了”;在充分肯定了自己无限创造力的同时,又感受到心中“不可言喻的廖

寂”,“无限的孤独之苦”,在《湘累》中痛苦地高喊:“我倦了,我厌了”;在热

烈地预告光明、新鲜的新世界的到来,又感受到这个世界难以言状的“恍惚”与“神

秘”。这互不协调的声音,矛盾对立而又统一,显示了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复杂性

文档评论(0)

131****1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