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是绿肥红瘦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1课

壹经济的发展

预习结果检查完成活动单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简表。

明兰在纸上练字请解读

客官,您穿这身衣服简直是帅呆了,敢问是什么面料?全棉。请解读

明兰:盘子挺精致的,这个是哥窑的产品吧,小二请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瓷器吧。明兰:小二,这汤炖的软烂可口,味道鲜美,请问你们是用的什么燃料做饭?

顾廷烨:小二结账客爷,怎么支付?顾廷烨:交子。请解读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观察下列两幅示意图,分析这两座城市在各自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发展趋势,并说明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商业区的分布发生的变化图一唐朝长安城布局图二北宋东京城布局

宋以前的市宋及宋以后的市时间有时间限制地点市坊分开管理市令或市长管理地位:长安——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东京——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大的商业都会,城市商业高度发展。发展趋势: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城市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唐朝长安,“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的发展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打破空间限制,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对外贸易: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管理外贸北宋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南宋前期增至200万贯宋代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在港口设市舶司,收取市舶税。对外贸易:

苏湖熟,天下足。——(宋)范成大《吴郡志·杂志》南人求名赴北都,北人徇利多南趋。——(元)萨都剌《芒鞋》一废于靖康,再废于金亡,中原太平规模,尽为寒烟衰草之荒凉。所以鞑人绝望江南,如在天上。——(元)郑思肖《心史》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经济重心南移南宋以还,封建的农业文化重心已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完成这个转移的全过程是从东汉末年至两宋之际,历时八百年。——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文化重心南移

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马克思《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

贰社会的变化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汪洙《神童诗》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宋)蔡襄《端明集》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续资治通鉴长编》金代“诏免二税户(原依附于寺院的农民)为民”,“更定奴诱良人法”(即法律制裁奴隶买卖)。——《金史》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宋)袁采《富家置产当存仁心》阅读以上材料,概括两宋时期社会有哪些新变化?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叁儒学的复兴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理几乎其灭矣。——欧阳修《新五代史》后之作疏(解释)者,无所发明,但委屈踵于旧之注说而已。——孙复《寄范天章书二》呜呼!礼乐之意不传久矣。天下言养生修性者,归于浮屠、老子而已。——王安石《礼乐论》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宋代儒学面临怎样的危机?1.五代以来,传统社会伦理秩序受到严重冲击;2.旧有的阐释经书字句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3.儒学的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惟以经世致用重建精神家园

儒学复兴的最大成果——程朱理学以抽象思维为特点的一套包含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宇宙观(世界是什么):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人生观(人生意义何在)灭私欲,则天理明。●认识论与方法论(如何去认识世界)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理是万物本源,纲常伦理是理的基本形式存天理,灭人欲,以求“圣人”境界格物致知,以理解普遍天理

积极:①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节操;③崇尚仁义道德,重义轻利,自我约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④强调身体力行,自主自强,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消极:①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护封建专制统治;②压抑或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禁锢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发展理学的意义

肆文学艺术和科技

预习结果检查阅读课文第四子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导学案的表格,认识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宋词的兴起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北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