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真题分析+习题闯关
古诗鉴赏真题分析+习题闯关
一、真题解析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守风①淮阴
唐·许浑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注释】①守风:等候适合行船的风势。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下列诗句中的形象,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B.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同是看见渔人,两位诗人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D2.《守风淮阴》表达对渔人闲适的羡慕(或“艰辛的同情”),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江上渔者》表达对渔人捕鱼艰险的同情(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以及对世人只知品尝美味而不知渔人捕鱼艰险的批评(或“对世人的规劝”)。(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守风淮阴》中的“京口钓者”形象描绘了一个在江边悠然垂钓的渔人,他自在、悠闲,不为外界所扰。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同样表现出渔人自在、悠闲生活状态的诗句。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这里的“垂钓”更多是用来表达诗人仕途不顺时的一种自我排遣和向往,与《守风淮阴》中的“京口钓者”形象不符。
B.“坐观垂钓者,徒有美鱼情”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里的“垂钓者”是诗人所观之景,并非诗人自己,且诗句重点在于表达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仕之心,与《守风淮阴》中的“京口钓者”形象不符。
C.“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里的“垂钓者”是一个小孩,虽然也在垂钓,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小孩的童趣和天真,与《守风淮阴》中悠然自得的“京口钓者”形象不符。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里的“垂钓者”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不为风雨所动,与《守风淮阴》中“京口钓者”自在、悠闲的形象最为接近。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守风淮阴》中,诗人许浑通过描绘自己遥见江阴夜渔客的情景,引发出对京口钓鱼时的回忆。诗中的“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生动展现了渔人在月光下、柳影间悠然垂钓的闲适画面。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渔人这种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这种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漫长的守风等待中,诗人或许正渴望能像渔人一样,摆脱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江上渔者》中,范仲淹则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为引子,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那些只知享受美味鲈鱼的人们。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直接展现了渔人在江上捕鱼所经历的艰辛与危险。这里的渔人形象,不再是悠然自得的象征,而是成为了劳苦与危险的代名词。诗人通过对渔人捕鱼艰险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心,同时也对那些只知品尝美味而不知渔人捕鱼艰辛的世人提出了批评。诗人希望世人能够关注到渔人的不易,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对世人进行了一种规劝,提醒他们应当时时怀有同情之心,关注社会底层的民生状况。
(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春归次金陵
吴融①
春阴漠漠覆江城,南国归桡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③兼无梦,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杨花千里雪中行。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元年进士。②桡;船桨,借指船。③冠盖:官吏的官腿和车盖,借指官吏。
3.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抒写了诗人在春天归家途中路过并停留金陵时的所见与所感。
B.首联总写春归之事,交代时间和方式,首句渲染了雨前金陵烟尘弥漫的凄迷氛围。
C.颔联铺写诗人在金陵所见景象,雨后春水漫过驿路,树木笼罩堤岸,黄莺飞来飞去。
D.颈联交代金陵多为官之人,但诗人无心交往,反倒由于离家近,万般情感涌上心头。
4.本诗尾联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3.B4.尾联掉尾回首,与“自有情”“趁晚程”照应,全诗一团精神,聚而不散。末句化用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之句,以清新之语,状轻快、恬适之心情,颇有特色。
【解析】3.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赏析诗歌的能力、
B.首联的意思为:远望中春雨后的金陵灰蒙蒙的,归舟连晚赶到金陵停泊。首联渲染了春雨后金陵烟尘弥漫的凄迷氛围,而并非雨前的情景;
故选B。
4.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尾联的意思为:眼见得家乡在望,被阵阵东风吹得思乡之情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关:古诗鉴赏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二关:成语熟语 真题解析+习题演练(含解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二关:成语熟语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九关:文言文阅读 真题解析+习题演练(含解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九关:文言文阅读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六单元整本书阅读《西游记》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关:漫画图表 真题解析+习题演练(含解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六关:漫画图表 知识点全覆盖+考查趋势+思维导图+复习要点+解题方法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 第七关:名著鉴赏 真题解析+习题演练(含解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