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2认识克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克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从而感受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称盐的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学习内容分析: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
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难点
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
填单位
一头猪约重100()
天鹅约重10()
啄木鸟约重200()
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啄木鸟和猪的质量单位的不同,引出单位——克
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认识质量单位—克。
1.出示图片:一包膨化食品比1千克重还是比1千克轻?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先称一称,再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认识克。
(板书:认识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别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小组合作,称出10克黄豆,数数有多少粒。
指名汇报,学生回答
小组合作,交流内容。
学生活动时,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称一称、数一数、感受1克的重量。
任务二:探索千克和克的数量关系。
明确题意,2袋盐的重量是多少?可以用1千克表示,也可以用1000克表示。所以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并掌握读法。
点拨:一包盐重500克,两包盐是多少克?我们称一称是多少千克呢?
(板书:1千克=1000克)指导读法。
2.拓展延伸: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利于身体健康。
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掂一掂、交流反馈。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盐引入克与千克的关系,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找朋友,连一连。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1)笑笑每天中午大约吃100(克)的米饭。
(2)一袋碘盐约重500(克),4袋碘盐约重(2000)克,合(2)千克。
(2)袋碘盐约重1千克。
3.小刚买了1500克葡萄,一共用了多少元?
提高题:
4.一个橘子重多少克?
拓展题:
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名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如遇有争议的,适当点拨。
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说说思考过程,体会推理过程。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板书
认识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1千克=1000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1 倒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2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3 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4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5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6 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对比》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7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8 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或少)几,求这个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3.9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
- 1.1 奏响中学序曲(教学设计)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