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主要种传病原真菌室内检测技术规程.docxVIP

向日葵主要种传病原真菌室内检测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向日葵主要种传病原真菌室内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向日葵种子携带真菌的室内检测和鉴定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室内进行向日葵种子带黄萎病、枯萎病和黑斑病病原菌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向日葵种子样本

用于检测的向日葵种子来自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向日葵品种。每个向日葵品种随机取100粒种子。

5向日葵种子带真菌率的检测与鉴定

5.1向日葵种子真菌带菌率的检测

每一个向日葵品种随机选择100粒饱满的种子。将种子外壳剥去,取出籽仁,将籽仁放入蒸溜水中浸泡24h,用镊子剥下种皮。种皮用70%乙醇浸泡1min,然后用无菌水漂洗两次,每次1min。将种皮放置在灭菌的滤纸上晾干后,放在新鲜制备的MNP-10选择性培养基(见附录A)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24℃±2℃,每皿放置10个种皮。待种皮周围出现菌落后,计数菌落的数量,统计种子带菌率。计算方式见公式(1)。

X=(A/B)×100%………………(1)

式中:

X——种子带菌率;

A——带菌的种子数;

B——供试的种子总数。

5.2种皮携带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将菌落转移到新的PDA培养基上后,利用稀释梯度法进行单孢纯化。对纯化后菌株的菌落形态进行观察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

向日葵黄萎病病、向日葵枯萎病及向日葵黑斑病病原菌特征见附录B、附录C、附录D。

5.3种皮携带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

将在PDA平板培养基上扩繁的真菌的菌落用盖玻片刮下,转入2mL的离心管中,然后采用CTAB方法提取菌株的DNA,利用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鉴定,引物为ITS1和ITS4。

引物信息: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ITS4:5’-TCCTCCGCTTATTGATATGC-3’

PCR程序如下:

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6℃退火45s,72℃延伸45s,35个循环;72℃延伸10min。

取5.0μLPCR扩增产物在1.5%琼脂糖凝胶上电泳检测,剩余的PCR产物用于测序分析。PCR产物测序后获得的序列在Genbank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中同源性达到99%以上的就可以确定种皮上携带真菌的种名。

3

附录A

(资料性)

MNP-10培养基配方(500ml)

MNP-10培养基配方见表A.1。

表A.1为MNP-10培养基配方

配方组成

灭菌方法

Part1

PGA5.0g,NaOH4.0g

121℃,15min

Part2

KNO31.0g,KH2PO41.0g,KCL0.5g,MgSO4.7H2O0.5g,Tergitol0.5ml,琼脂粉15.0g

121℃,15min

Part3

氯霉素25mg,链霉素25mg,金霉素25mg

过滤灭菌

4

附录B

(资料性)

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形态

大丽轮枝孢菌是引起向日葵黄萎病的主要真菌。大丽轮枝孢菌的菌体初期无色,老熟后变为褐色,有隔膜。菌丝上生长直立无色的轮状分生孢子梗,一般为2~4轮生,每轮着生3~5个小枝,多者为7枝,呈辐射状。分生孢子梗长110μm~130μm,无色纤细,基部略膨大呈轮状分枝,分枝大小13.7μm~21.4μm×2.3μm~9.1μm。分生孢子一般着生在分生孢子梗的顶枝和分枝顶端,分生孢子长卵圆形,单孢子,无色或微黄,纤细基部略膨大,大小2.3μm~9.1μm×1.5μm~3.0μm。当条件不适合时,菌丝体细胞壁加厚成为串状黑褐色的厚垣饱子(扁圆型)或膨胀成为瘤状的黑色微菌核,大小30μm~50μm,近球形或长条形(见图B.1)。

图B.1大丽轮枝孢菌菌落、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以及微菌核形态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