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5组审题强化训练.docx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5组审题强化训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作文审题强化训练

客观题

1.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适合的两项是()

A.《奋斗,让青春闪光》

B.《体育无国界》

C.《是进亦忧,退亦忧》

D.《兴亡继绝,共向未来》

E.《助人,亦是助己》

【答案】DE

【解析】材料围绕“乒乓球”讨论了世界乒乓球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的乒乓球水平,看似把目光聚焦在我国的体育方面,实则关键在于材料最后一句话:“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材料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是要懂得“双赢”。D、E抓住了这一立意。A项过大、过空,没有体现立意;B项受迷惑,没有理解真正立意;C项看不出观点立场。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古训有言:“一埂田坎三分烂,三穷三富不到老。”其大意为“一条田埂也总有几处会出现缺口,不容易完整,形容人生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材料二:

明代郑淑云说:“惟吾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大意是,人生常陷于三种困境之中:一是才华卓越,想奋发有为,却无人赏识,没有平台;二是以诚挚宽厚之心待人,却朋友寥寥,知己不多;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常反省,却处处受挫,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材料三:

《曾国藩家书》有言:“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读了上述材料,你肯定有自己的思考。若在此时,你的亲友——媛媛恰遇到某种困顿,请你写一份信安慰她,解开她的心结。

要求:构思作文时要关涉到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统一署名为“阿新”;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困顿何惧,玉汝于成》

B.《人生道,阻且长》

C.《遭遇困顿,才是人生》

D.《一味忍耐不可取》

E.《内心有光亮,何惧夜漫长?》

【答案】BD

【解析】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多材料作文,明确要求“关涉到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这三则材料的共同核心词均是与“困境”“挫折”有关,加上设置的情境“你的亲友——媛媛恰遇到某种困顿”“安慰她,解开她的心结”,可知,该题目主要是想让学生从“直面挫折”角度出发,明白挫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对待挫折。B项只强调了“挫折”,没有起到“安慰”作用;D项只强调了心态,没有强调“困境”的正面意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某节课上,老师拿起一杯水问同学们:“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有人说三百克,也有人说二百克。

“是的,它只有二百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老师又问。

很多人都笑了:二百克而已,拿久了又会怎样!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大家又笑了,不过这回是赞同的笑。

材料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你老是把弦绷得紧紧的,弓很容易就会折断;但如果你把它放松了,要使用时就能顶用。”

西班牙哲学家格拉西安说:“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对“负重和减重”或“增压和减压”等词语进行辨析,结合材料含义和现实生活,写一篇在高三(1)班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和同学交流你的感悟与思考。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闲时吃紧,忙里偷闲》

B.《张弛有度,称重有方》

C.《压力就是动力》

D.《负重以行稳,减压而致远》

E.《事事留有余地》

【答案】CE

【解析】这道题目比较简单,选取故事通俗易懂,并且在要求中也进行了相关提示。“负重和减重”(材料一)“增压和减压”(材料二),对学生的要求是对以上关键词“进行辨析”,这就要求学生在题目中也能尽量体现出思辨意味,A、B、D均出色的体现了这一要求。C、E两项较为偏颇,没有体现出辩证思维。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