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贵州省六盘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书院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学制改革而从制度层面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书院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办学风格,逐渐积淀凝练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价值,这就是书院精神。虽然不同时代、不同书院的书院精神各有异同,但总体而言,书院精神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以“成人之道”为主旨,重视人格养成的人文精神。从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到众多书院的学规、书院记等各类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书院对人格修养、品德养成的高度强调;第二,担当天下、传道济民、教化社会的经世精神。书院要培养的,是具有高度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致君泽民能力的经世之才,而不是汲汲于功名利禄的、“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的陋儒;第三,穷本探源、极深研几、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书院士人穷理尽性,关注对大本大原问题的探究,致力于深入的理论探讨,努力为重建秩序、安顿人心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不囿成说、不断超越、与时偕行、引领学术思潮的创新精神。书院独特的氛围,自由的学风,激发了士人的创新意识。宋代以后中国思想史上的几次学术创新,都是与书院相联系的;第五,有教无类、自由讲学、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许多书院招收学生不拘一格,没有出身、地域限制。同时邀请不同学派学者讲学论辩,包容、接纳不同的学术观点;第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质疑问难的自主精神。书院在尊师重道的同时,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老师视为学生求学问道的同路人,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疑难之处,师生互相探讨论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书院最为核心的功能和主要目标是人才培养,提出了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与以科举功名为目标的“俗学”分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在宋代前期,因为国家对人才需求的迅速扩大而官学不振,书院教育定位于从数量上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但办学模式上仍趋同于官学,衡量书院办学成就的标准也主要是学生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但是到南宋时期,在士人学子愈发热衷于科举功名,追求功利之风日益炽盛的情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对当时教育的弊病进行了理性而深刻的反思。朱熹曾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熹基于儒家的教育理想,思考教育的宗旨,指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明理修身、经纶世务,而不是谋取声名利禄。而当时主教岳麓书院的大儒张栻也在《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一文针砭时弊,对学子殷殷劝勉:“侯之为是举也(指刘珙重修岳麓书院),岂将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抑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斯道而济斯民也。”明确提出了以“成就人才,传道济民”为导向的教育宗旨与目标。这些教育理念的提出,重塑了书院教育的灵魂,提升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品质,使书院教育得以回归根本,面貌焕然一新。
(摘编自肖永明《古代书院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材料二:
光明智库:书院千年,为中国文脉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千年之后再回望,书院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书院可以提供哪些力量?
吴国富:书院教育告诉我们,人们不仅需要以知识技术适应社会,更需要以人的精神融入社会、建设社会、优化社会。事实上,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传统书院最关注的教育目标。以儒学提高人的素养,关键在于人文关怀、社会担当、行为规范,并以科学理性的精神承载这一切,同时又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在日常行为、社会实践中自觉融入这些精神。这样既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又可以奉献社会、承担社会发展的重任。对于当代社会乃至未来社会而言,这些都是永不过时的精神,也是书院教育最值得我们继承的精神财富。
肖永明:书院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作为儒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历代书院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今天的书院,也理应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复兴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要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书院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应当进一步做好书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掘书院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以互联网传播中华文明、深度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让书院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努力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从中汲取智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兼具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九县(市、区)一中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六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