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齐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提出,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四个方面,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下列考古发现中,可用来作为社会分工出现的证据的是()

A.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B.出土大量粟的粮食窖穴

C.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种类相差悬殊

D.发掘出青铜器、石镰、陶鬲、三足瓮等物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社会分工的表现是出现不同的行业,而发掘出青铜器、石镰、陶鬲、三足瓮等物品体现了不同的手工业,D项正确;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说明神权色彩浓厚,排除A项;出土大量粟的粮食窖穴体现了农业发展,排除B项;墓葬规模和随葬品数量、种类相差悬殊体现了阶级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据学者研究,正常年份下,战国时按李悝的说法,一农户扣除税赋后的净收益相当于现在的25.65石。西汉时,按晁错的说法,一农户扣除税赋后的净收益相当于现在的29.6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轻徭薄赋的政策 B.铁犁牛耕的普及

C.武帝发展大一统 D.重农抑商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战国到西汉时期,一农户扣除税赋后的净收益相当于现在的25.65石提升到29.6石,这主要是因为铁犁牛耕的普及,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农户扣除税赋后净收益的提升主要是因为铁犁牛耕的普及,轻徭薄赋的政策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变化主要是因为铁犁牛耕的普及,C项属于次要原因,排除C项;农户扣除税赋后净收益的提升与抑商政策无关,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3.唐诗有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出,唐代()

A.诗歌真实再现了历史 B.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C.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D.开明政策丰富边疆文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胡人的音乐、骑术和妆容在唐朝流行,胡人也学习汉族开始进行农耕活动,体现了唐朝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C项正确;“诗歌真实再现了历史”说法绝对,诗歌中也存在虚构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4.北宋张方平曾论京师谓:“今之京师,古所谓陈留,天下四冲八达之地,非如函秦洛宅,形胜足恃。……(京师)大体利漕运而赡师旅,依重师而为国也。则是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他强调的是()

A.北宋扩兵的必要性 B.地理形势的国防价值

C.统治危机初见端倪 D.汴河漕运的战略意义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可知,北宋张方平认为国家依靠军队而立,而军队需要粮食,运送粮食需要漕运,而河渠是漕运的主要方式,所以他强敌的是汴河漕运的重要战略意义,D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国依兵而立,但没有涉及是否扩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漕运的战略意义,而非地理形势的价值,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漕运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仅据此不能得知宋朝漕运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出现了统治危机,排除C项。故选D项。

5.下表为1873—1893年中国出口的生丝、茶叶、新兴工业品、纺织品四类货物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单位:%)。其中甲是()

1873年

4933

3648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