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VIP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的尉迟寺原始人类文化遗址复原鸟瞰图。尉迟寺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据考古发掘,该遗址有5000年的历史,在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大量精美陶器和玉器,共清理出房屋遗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该遗址

图1

A.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典型B.是长江流域文化北向延伸

C.为史前聚落研究提供样本D.证明江淮文化在全国领先

2.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呈现人本主义色彩,在教育方法上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教人和治人。这种教育观的终极指向是

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

C.恢复等级森严的礼乐制D.倡导教育体系的道德化

3.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作者认为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理论出现了失误B.没有恢复西周分封制

C.秦实行暴政丧失民心D.统一六国时机不成熟

4.为解决安全困境,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后,开始了大规模经营边疆的活动,采取的措施包括:以战养战以维护边境安全、凿通西域来完善统一格局、修筑防御工事并因塞制险和开发边疆以增强守御之备等。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彻底解决了边患问题B.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

C.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D.增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畜牧业成分较之前相比大幅增加。这种变化

A.弥补了北人南迁的不利影响B.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

C.延缓了北方政权的频繁更替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再次统一

6.唐太宗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有效地集中统治阶级的意志,把君主专制与宰相议事这种对立面的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为此他

A.改革完善科举制度B.架空三省宰相实权

C.实行政事堂集议制D.重用品位较低官员

7.表1反映了北宋时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变动的情况,据此可知

表1

时间

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数

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

江南在全国占比

980

8906725.40%

1078

28568446.70%

1102

32276936.90%

A.江南地区得到初步的开发B.北方战乱导致劳动力南迁

C.经济重心南移已基本完成D.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8.柳永在传世的两百多首词作中有五分之一的篇章把笔投向关塞山河、通都大邑、历史兴亡之中,展示了宋代广阔的社会风情,堪称词史上的“清明上河图”,体现了与士大夫阶层所代表文化的冲突与对抗。柳永对抗的是

A.理学兴起并日益思辨哲学化B.正统思想文化对人性的压抑

C.文化艺术领域的世俗生活化D.思想大一统带来的精神危机

9.明太祖为防止内地海商勾结倭寇为患,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明成祖为“昭示恩威,扩往圣之弘规,著当代之盛典”,派遣郑和率舰队出使西洋诸国;明正统(1436—1449)以后,政治日益腐败,倭寇卷土重来,欧洲殖民者也纷至沓来,海禁政策开始日趋严密。明朝的海洋政策取决于

A.倭寇对沿海的骚扰B.抑商政策不断调整

C.东西方地位的变化D.国力的兴盛与衰落

10.有现代学者认为,“摊丁入亩”对清代人口的增长作用是有限的,由于开始时口号作用和取消丁税后大量隐匿人口的查出,才使人口的表面数字猛增;清代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医学的发展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和外来高产农作物品种的种植推广。这说明

A.历史越久远研究就越接近真相B.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不同解读

C.传统的观点均存在诸多的不足D.政策的作用不可能有具体结论

1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中说:“尽管战争骤然而至,尽管清王朝全无准备,但在传统的御外攘夷的武器库中,已为道光帝编制了‘剿’‘抚’两道程序,道光帝交并轮番操之上阵……一波三折,回旋再现。”这说明

A.清廷仍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B.清王朝无需做任何战争准备

C.武器装备方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