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统治(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第13讲 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统治(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的统治

目录

模拟·基础演练1

重难·创新演练8

真题·实战演练13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07年底,清政府农工商部敦促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及分会、分所。清末农

会在研究农学、创办农业试验场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活动。清政府这样做旨在()

A.推进预备立宪的开展B.促进农业发展

C.践行“富强救国”理念D.挽救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07年的中国。据题干“1907年底”,并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失败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和八

国联军入侵,慈禧携光绪仓皇西逃,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

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根基业已动摇,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主要问

题,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开展了清末新政,材料中的措施属于清末新政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挽救

统治危机,D项正确;结合所学,清末的“预备立宪”,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

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也就是说主要是政治制度方

面的变革,材料只涉及农业方面,材料不涉及预备立宪,排除A项;材料做法有利于农业发展,但发展农

业不是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郑观应等主张“商战”,践行过“富强救国”的理念,材料中清政府

措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践行“富强救国”理念,而是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铁路建设需要大规模资金,而巨额赔款和推行各项新政所需费用已经使清

政府捉襟见肘,因此在修建铁路时,清政府不得不采取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励民间集资的方式。这不可

避免地存在着铁路缺乏统一规划、铁路捐税过重等弊病。这些状况()

A.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为各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D.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由于财政危机,清政府通过“向列强出让筑路权”和“鼓

励民间集资”两种方式修建铁路,这导致路权丧失严重,民众利益受损,无形中加深了中外民族矛盾以及

晚清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而这也是之后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运动

涉及几乎所有社会阶层,故可以得出为社会阶层力量的整合埋下了种子,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晚清铁路

建设引发的问题,便利了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

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排除B项;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仅涉及“向列强出让筑路权”这

一部分信息,没有全面概括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3.【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建立】如表是一位同学的搜集的史料,通过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逊位诏书》:“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合满、汉、蒙、回、

史料一

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

史料二

曰民族之统一。”

A.保障了晚清到民国权力的和平过渡B.体现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

C.维护了近代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D.完成了民主共和政体的实践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史料一和史料二均提及了中国境内各民族要统一在国家政权

之内,是进步的民族观,B项正确;“保障了”过于绝对,“权力和平过渡”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不是芝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你需要的试题资料这里都有,欢迎下载交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