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VIP

《寡人之于国也》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争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日,我们连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进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见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留意断句。

①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以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凶

A、河内凶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狠,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张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纳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展比拟,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分。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一样。

2、解释以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由于梁惠王喜爱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熟悉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教导。

七、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其次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状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以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专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管,不分

②胜

A、谷不行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美丽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担当,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文档评论(0)

幸福是什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幸福是什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