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口与耕地、粮食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呈现波动性变化,1979年之前总体上是增加的,1980年代开始持续减少,目前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由于人口与耕地反向发展以及城镇的发展,21世纪初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势头难以逆转。2005年耕地面积共计18.3亿亩,比1996年净减少了1亿多亩;人均耕地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0亩缩减到目前的1.5亩。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出现了重要的变化,人均直接粮食消费以1984年的243公斤为转折点,由不断增加转向缓慢减少,到21世纪初年人均直接粮食消费减少到180公斤左右,而人均间接粮食消费在1980-2000年期间则由不到100公斤增加到近200公斤。这种变化标志着中国人的膳食营养结构从植物型为主向动植物产品并重型转变——随着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的不断增加,间接粮食消费所占比重仍将继续提高,间接粮食消费替代直接粮食消费将成为今后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人口与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77万亿立方米,由于人口增加,我国人均水资源持续减少,人均水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已由1949年的5120立方米减少到1980年的2810立方米,2005年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098立方米,较1949年减少3/5,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了中国,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城乡生活用水总量还将会继续增加。南北不平衡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人口数差不多,各占全国的43.5%及54.4%,但北方地区年水资源总量为4054.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4.4%,而南方地区占了81%,以致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方地区仅为938立方米/人,而南方地区为4180立方米/人,为北方地区的4.5倍。人口与水资源分布极不相适应的状况造成了北方地区缺水更为严重的局面。人口与能源随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22亿吨标煤水平,约占世界的1/7;2005年人均能源消费超过1.7吨标煤,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与中国工业化发展转入中期的基本特征相一致,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都处在高增长时期。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耗总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一次电力之比大约是70:25:3:2。2005年我国进口石油1.27亿吨,约占世界贸易量的7%,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1%。未来20年,我国石油的供需缺口依然突出,长期有赖于国外进口的趋势难以改变。人口与环境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几十年来,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森林锐减相对于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全球森林面积减少是随人口的增长而推进的。但是,20世纪世界森林减少就要占75%左右。在拉丁美洲,经营牧场是砍伐森林唯一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过度放牧和过量采集木柴——往往是人口增长所致——使世界现存大片原始森林的15%退化。追踪近十年对木材需求所造成的森林砍伐,与人均木材消耗量的上升密切相关。从1961年以来,全球人均用纸和纸板的数量翻了一番。海洋捕捞1950年以来:人类对海味的摄人量增长了5倍,使大部分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已达到或超出其可承受的极限。海洋生物学家认为全球各海洋水域不能承受大大高于9300万吨的年捕捞量。人类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时,对渔业的过度捕捞已成惯例而不例外。在全球15个主要海洋渔业区中,就有11个渔场捕捞量下降。大西洋鳕——长期来一直为西欧人的主要食品——其捕捞从l968年的最高数量减少了70%。自1970年以来,西大西洋的金枪鱼贮量下降了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