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年第7期
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
茎秆性状的影响与调控
林艳丽
(漯河市郾城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漯河462300)
摘要: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第一大粮食作避免破坏。
物,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之一。在玉米2.1对茎秆的形态影响
生产中,经常出现因种植密度偏大、遭遇暴风雨等极端天气,导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于玉米株高
致倒伏频发、大幅减产。倒伏已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优质和穗位具有较大影响。在同样的种植密度下,实验组的穗位和株
和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种植密度及调节剂的使用已高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下降率为5%左右。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情
成为当前影响玉米高产高质的主要因素。况下,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玉米茎秆粗度,并且能够缓解高密度
关键词:种植密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玉米茎秆性状 对玉米产量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种植中,可以在添加生长调节剂
0引言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从而促进玉米茎秆的加粗,降低株高及穗
在传统种植中,为了获得高产目标,一般会增加玉米的种位,提高抗倒伏性,塑造高质高产的理想株型。
植密度,但随着密度的增加,会加重个体之间的营养矛盾,影响2.2对叶面积的影响
植株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对此,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解决此问玉米植株叶表面积的大小与光合作用的能力呈正比关系,从
题。但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也会起到一些负面作用。因此,只有而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实验发现,一般情况下,叶表面积指数
科学使用,合理密植和喷施化控剂才是提高植株抗倒能力、预防会随着生长期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玉米成熟期指
倒伏的有效措施。科学运用化控措施,也可以调节植株的发育性数会达到最低。随着密度的增加,叶表面积指数也会随着增加,
状,塑造理想株型,增加玉米产量。高密度状态下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所用时间低于低密度状态下的
1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叶面积指数最大值所用时间。在植株发育后期,会由于密度过大
玉米产量的高低受品种的遗传性能、营养条件、种植密度三呈现出迅速下降的现象,种植密度较低的玉米叶表面积指数下降
者协同决定。在种植玉米时,需要合理密植,这样才能达到经济趋势较为平缓。在使用生长剂处理后,相同密度下的植株叶表面
效益的目标。作物群体结构是指在范围内相同个体组成的有机整积指数会随着调节剂浓度的高低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现象。实验
体,种植密度要综合植株茎叶的夹角、叶向值等指标,按照特定组喷施生长剂后的叶表面积指数增长了7.5%,说明植物生长调节
的发育规律,通过调控冠层结构调节光合作用。过高的群体密度剂对于植株叶表面积指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会导致植株叶片的减少,降低净同化率,产量也会随之降低。玉2.3对抗倒伏性的影响
米群体对群体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自动调节能力不好,要向促玉米茎秆的抗倒伏性能影响着产量的高低,茎秆倒伏受自然
使玉米植株向着预期的方向发育,就要推广合理的密植技术,增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抗倒伏性的参考指标有茎秆折力、穿
强植株对光照强度、热量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增加高产潜力。刺力,且植株倒伏的部位为基部节。不同密度的植株抗倒伏性有
合理密植是决定玉米茎秆性状的关键因素,对于玉米叶片的所差异,越高密度的植株茎秆折力和穿刺力越低,一般每增加1 m2
大小、植株的高度、雌穗和雄穗的形态和体积具有重要影响。玉的种植面积会降低2%的抗倒伏性。在添加生长调节剂后,玉米植
米的株型影响着玉米群体的分布,一般分为紧凑型、平展型、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