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形成过程3.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2)山谷风。(3)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在古代多作军事用途。(1)孔明灯点燃后,灯罩内的空气会如何运动?(2)孔明灯蕴含着怎样的大气原理?提示:(1)会受热膨胀上升。(2)热力环流原理。典例剖析影视剧中往往会看到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扬的镜头。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如果选择在该地区拍摄,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扬的场景,最适合的拍摄时间段是()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答案:(1)D(2)B解析:第(1)题,①④两地分别位于近洋面与近地面,温度应高于高空的②③两地;由此时的海陆环流图得出④处气温高于①处。第(2)题,面向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扬,说明近地面此时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即海洋气温要低于陆地,依据图中海洋和陆地气温曲线可判断,一天中大约8时至16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学以致用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陆风 B.焚风 C.山谷风 D.季风(2)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答案:(1)C(2)A解析: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中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重难归纳1.形成风的三种作用力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这三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三种作用力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1)风是如何形成的?(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时风速有何变化。提示:(1)由于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气压较高处向较低处运动,由此形成了风。(2)当风过江时,风速较大,但当风吹过竹林时,风速会降低。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目标素养1.通过对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学习,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并能够根据此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培养地理实践力2.通过对大气热力环流的分析,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培养综合思维3.通过大气水平运动的学习,理解大气运动的受力状况,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及风向,培养综合思维知识概览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地面长波辐射。?2.受热过程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作用。?微思考1雾霾曾严重影响我国华北地区人民的生活,当雾霾笼罩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增多还是减少?提示:减少。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对流层中吸收地面辐射的物质水汽、二氧化碳。?2.保温作用微思考2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提示:晴朗的夜晚,云层薄,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气温偏低,水汽易凝结成霜冻。三、大气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过程(1)垂直运动。(2)水平运动。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作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微思考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海洋上的风力要比陆地上的风力大?提示:海洋上摩擦力小。微拓展风向和风力随海拔的变化原理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风速增大;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如下图),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在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重难归纳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吸收作用:大气对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如下图。(2)反射作用:云层和大气中的杂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较明显,且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如下图。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