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规范蛇串疮(带状疱疹).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疗规范蛇串疮(带状疱疹)

蛇串疮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相当

于现代医学中的带状疱疹。该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

多见于腹部,常沿着神经分布。患者在发疹前可能会有轻度乏

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也可能会出现灼热感或

神经痛。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

神经支配区域。患处通常首先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粟粒至黄

豆大小的丘疹,呈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然后迅速变成水疱,疱

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

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

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

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为2-3周,水

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中医诊断要点包括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

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

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

情往往较重。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

周身轻度不适、发热。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

皮疹消退后遗疼痛。西医诊断要点包括发疹前可有疲倦、低热、

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

敏。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

配区域的皮肤。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液

常澄清。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病程有自限

性,约2-3周,愈后可留色素改变,发生坏死溃疡者可留瘢痕。

头面部带状疱疹可累及眼耳部,引起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或面瘫

等。

治疗方案及原则包括中药口服剂或中成药、清创、中药湿

敷、中药散剂、中药油剂或软膏以及针灸治疗。清创可针对水

疱、大疱给予抽吸疱液,脓疱给予清创处理。中药湿敷可用于

红斑、水疱、渗出皮疹,给予清热解毒中药煎水湿敷。中药散

剂可直接外涂于水疱、糜烂、渗出皮损处,也可以中药油调敷,

或外用湿润烧伤膏。干燥皮损可外用中药油或湿润烧伤膏。针

灸治疗可采用刺络拔罐,用三棱针在至阳穴或阿是穴或龙头、

龙尾点刺放血,当即用玻璃火罐采用闪火法将其置于皮疹处,

隔日1次,连续治疗3-5次。

2.循经取穴可用于带状疱疹后期及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在

常规消毒后,针刺皮损发病部位相应的经络取穴,针刺入后留

针半小时,每日1次。

3.火针疗法适用于局部阿是穴的治疗。局部酒精消毒后,

将中粗火针烧红烧透后,点刺疱疹的头、中、尾部。不留针,

深度为2-3分。对于较大的水疱,可以使用火针点破,使液体

流出,再用干棉球擦拭。每周2-3次,5次为一疗程。

4.至阳穴埋元利针法适用于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患者,

证候属于肝经郁热证,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小时以上,疱疹

及疼痛发生在颈项、躯干及四肢者。采用元利针于脊柱呈现

15°角向下平刺刺入至阳穴,而后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至针柄

处止,再用橡皮膏固定针柄以防滑出。还可根据病情选用热敏

灸、钩活术、蜂针、穴位注射等治疗。

其他疗法包括红外线照射、激光、微波、UVB、红光照

射、频谱、磁疗等疗法,以及光电治疗仪、数码经络导平治疗

仪等治疗仪进行治疗。护理方面需要进行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

辩证论治】

1.肝经郁热证的治疗方法是清利湿热,解毒止痛。可以使

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者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清开灵口服液

(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2.脾虚湿蕴证的治疗方法是健脾利湿,佐以解毒。可以使

用除湿胃苓汤加减等方药。

文档评论(0)

193****11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