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礼学概述.pdf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三礼学概述

12

明代三礼学概述

张学智

明代礼类着作较易,诗,书类着作为少,其中关于《仪礼》的着作尤少.三礼之属,《四

库》分周

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记分述,重点在前三类.本文就前三类中较为重要

者概述如下.

《周礼》

明代前期关于《周礼》较重要的着作是何乔新的《周礼集注》七卷.此书《四库》

列为存目.朱彝

尊《经义考》开列何乔新的另一部着作《周礼明解》十二卷,但注日但注日未见未见何乔

新在《周礼集注》自

序中表明了对于《周礼》的一般看法,认为《周礼》乃周公致太平之书.其书与《尚

书》并为尧舜以来

致治之大本大法.《尚书》载其道,《周礼》载其法.并认为,世谓《厨礼》不可行者,

以刘歆用之于新

莽,王安石用之于宋而败,但此非《周礼》之过,而是用此者不能识圣人之心而徒拘

泥其文所致.何

乔新的另一见解是认为冬官未尝亡,它散见于其他五官之中.汉儒不知此意,妄补

冬官.此说发于

宋俞庭椿(字寿翁)《周礼复古编》,宋王与之(字次点)作《周礼订义》羽翼此说,

后吴澄之《三礼考

注》①,丘葵之《周礼补亡》对之各有考论.但《四库》不同意俞氏此说,认为凿空

臆断,对吴澄,丘葵

之说也加以批评,对何乔新此书沿袭俞氏,王氏,丘氏之说亦大为不满.如此书引丘

氏之说,谓太史

当人天官.《四库》认为此乃不知《周礼?春官宗伯?太师》中有太师》中有与群执事读礼书

而协事而协事及及以书

协礼事协礼事执其礼事执其礼事因而当人春官之义.又如此书引吴氏之说,谓谓诸子诸子一职当人

地官司徒之地官司徒之教

官官之属,《四库》认为此乃不知《四库》认为此乃不知诸子诸子之职在之职在若有兵甲之事,则授之车甲,含其卒

伍,置其有司,以

军法治之军法治之②实主戎事,因而当属夏官司马之义.对此书的总的评价是对此书的总的评价是妄取前人

谬戾之论,割裂

倒置,踵其失而加甚踵其失而加甚③另何氏此书为集注,其弟子褚选于目录后详列所采集之书,

自汉杜子春,郑

兴至元吴澄共五十余家.并说此书特点在并说此书特点在从古证今,参考诸说,附以己意,作为《集

注》.而严削富

丽,训义切当,读则不读则不烦考索烦考索诸家之诸家之释释而而经旨经旨自自明矣明矣④对各官所属之目确实调整

甚多,大不同于

传统文本.此点亦遭到《四库提要》的批评,认为认为前后义例,率多率多不不能能自自通通⑤

明代中期最大的《周礼》学家为王应电,着有《周礼传》十卷,《周礼图说》二卷,

《周礼翼传》二卷,

皆为《四库全书》收录.《《明史明史》》王应电传王应电传谓谓《周礼》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着

书指摘其瑕衅,至数

①《四库提要》谓此书非吴澄作.详细辨证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13页.

②《周礼?夏官司马下》.

③《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86页.

④《周礼集注?天官目录》后.

⑤《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86页.

明代三礼学概述?13?

十万言.而余寿翁,吴澄则以为冬官未尝亡,杂见于五官中,而更次之.近世何乔新,陈

凤梧,舒芬

亦各以己意更定.然此皆诸儒之《周礼》也.覃研十数载,先求圣人之心,溯斯礼之源;

次考天象之

文,原设官之意;推五官离合之故,见纲维统体之极.因显以探微,因细而绎大,成《周

礼传诂》数十

卷.以为百世继周而治,必出于此必出于此①王应电注《周礼》,首先不信冬官未尝亡之说,

认为冬官确实

已亡,但又不欲以《考工记》补之.故保存古经原貌,黜《考工记》不录.对各官之离

合,有割裂序官

之文,以职掌相同而划为同类者.此不免以己意窜乱旧文之病.然其解说于义理多

有发明.

王应电注《周礼》,第一步是第一步是求圣人之心求圣人之心认为《周礼》为效法天道,体圣人之心

之制作,故包蕴

甚广甚广乃若天王,后,世子庙,朝,宫卫之式,君臣同体,宇内一家之情,养民治兵,敷教

用贤之方,百

职各正,六官联事之法;密于理财,而以义为利;详于会考,而谨终如始;五常并立而不

遗,七教兼陈

而不悖,是则与天地共为贞观,日月共为贞明.征古验今,推旧为新,愚所传者,不在兹

乎乎②他的

诠释方向,是把这些有价值的方面挖掘出来,以为佐治之具.第第二二步是步是溯斯溯斯理之理之源源

王应电认为,

《周礼》为周公损益四代之礼乐而成,其贞于一而又与时推移.六官如上下四方之

六合,其内容为治

教礼政刑事.他他说说五帝不同礼,三王不沿乐.而其所以贞夫一者,则万古如一日.盖

世有升降,

治法不能不与之推移.

文档评论(0)

150****08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