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州市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多引用古诗文是否能让作文更好?.docx

2025届广州市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多引用古诗文是否能让作文更好?.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的同学写作时喜欢引用古诗文,如以“大风泱泱,大潮滂滂”铺排开篇,以“君不见”引出事例,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鼓励创新,用“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激励奋进……这样写有时能为作文增添文采;那么,多引用古诗文是否能让作文更好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这是一篇引语类材料作文。命题风格延续了2024年高考的“提问风”,考查考生“一元发散”的能力。材料核心命题只有一个:多引用古诗文是否能让作文更好呢?考生要对这句话进行正面回答。此为“有问必有答”。而考生的回答即为这篇作文的中心观点。

既然这句话很重要,不妨对这句话“咬文嚼字”一下:

最需要关注的是“多”:在写作过程中引用古诗文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正如材料举例所言,以“大风泱泱,大潮滂滂”铺排开篇,以“君不见”引出事例,这样写能为作文增添文采,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但我们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虽然引用古诗文在文采提升上效果不错,但过度引用可能会使文章显得冗长、晦涩难懂,甚至影响阅读体验。在考场中,有的同学甚至会“为了引用而引用”,出现所引用的古诗文和文章主题“格格不入”的情况。所以,多引用古诗文是否能让作文更好呢?关键就是一个“度”的问题。

根据上述解读,考生有以下三种回答可选择:

①肯定回答:多引用古诗文能让作文更好。毕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②否定回答:多引用古诗文并不能让作文更好。毕竟“过犹不及”;

③权衡利弊的回答:只有恰当地引用古诗文,才能让作文更好。

以上回答都可以利用“为什么”思维进行分论点构思。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都要坚定立场,不能在行文过程中“观点摇摆”。

此外,要关注这篇作文属于“具体型”作文的范畴,审题立意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能脱离具体的写作“场”,也即情境。对于此篇来说,不能脱离的“场”就是——写作文(关于“场”的思考,具体参考2024年九省联考“送礼与送钱”和2024新高考1卷的AI)。如果考生从“凡事要适可而止”、“古诗文能增强文化自信”等角度立意,则属于“偏离题意”。

总的来说,作为一道一轮复习摸底性质的作文题,这一篇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参考立意(标题):

(1)【肯定回答】古诗文引用:作文增色的瑰宝

(2)【否定回答】莫让古诗文引用成为作文表达的“枷锁”

(3)【辩证】合理用诗文,铸成美华文

(4)【辩证】古韵流转之间,更应注重文质兼美

——范文参考——

古韵流转,文质兼美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豪迈的诗句总能将文章开篇渲染得气势磅礴;“君不见”的设问,又常常引领读者进入新的思考。的确,恰当引用古诗文,如同画龙点睛,能够为作文增添文采,使其更具韵味。然而,多引用古诗文就一定能让作文更好吗?我认为,古韵流转之间,更应注重文质兼美。

不可否认,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精华。恰当引用,能够使文章语言更精炼,意境更深远。例如,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奉献精神,都能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然而,作文的好坏并非仅凭文采来评判。如果一味追求辞藻华丽,堆砌古诗文,而忽略了文章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就会导致“言之无物”,甚至适得其反。我曾读过一篇歌颂母爱的文章,通篇充斥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等诗句,却没有真实的个人经历和感悟,读来如同空中楼阁,华而不实。更有甚者,为了追求引用数量,强行将一些毫不相关的古诗文拼凑在一起,例如在一篇描写江南水乡的文章中,引用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导致文章文意割裂,令人啼笑皆非。

古诗文的引用,贵在“恰当”二字。首先,要符合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例如,描写江南水乡的柔美景色,引用“枯藤老树昏鸦”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其次,要与文章内容融为一体,避免生搬硬套。引用古诗文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将其内涵与自身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为文章增光添彩。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将古诗文真正内化于心,才能做到“运用”自如。

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作文的本质在于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一篇优秀的作文,必然是思想深刻、情感真挚、语言流畅的统一。过度依赖古诗文的引用,反而容易忽视自身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与其费尽心思搜肠刮肚地寻找合适的诗句,不如静下心来认真观察生活,用心体会人生,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古韵流转,文质兼美。让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一支充满力量的笔,写出更多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优秀作品!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笔去创造,让古诗文的精髓在我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