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1页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储能行业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目前储能行业仍处在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在上游的技术研发和材料替代性
上,我们能看到大部分公司仍在继续加强研发性投入。在中游的产品应用和系
统集成层面,产学研的紧密性也要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当然最终需要回归至需
求终端侧,我们认为以国央企为主体的电力市场改革,和以及垂直产业民营企
业(房地产、通信、互联网、制造业等)为主体的碳中和迭代,分别代表了政
策驱动,市场落实的两大核心方向。
双碳背景下能源发展核心问题
能源可控化使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关键要素
新旧电力系统转型升级下,能源的可控化和可储化成为发展的核心。
传统发电主要依靠燃煤(小部分有燃气等)。现阶段由于全球气候危
机和环境危机影响,双碳和能源转型正火热发展中,以风光发电为主
流的新型发电方式开始逐渐替代传统发电。
然而传统发电主要为人工填料燃煤,可根据数据分析、节假日及不同
季节负荷的特征、天气预报等对未来几日用电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
测,同步匹配用电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滚动调节运行。但同样发电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1页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2页
厂仅可实现发电不能储电,仍需要调节电力供应以匹配需求端的电力
变化,维持电力的供需平衡。相较传统模式,新型电力系统虽有环
保、能源储量大等优点,但由于来源主要为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
源,受地理位置、天气环境等影响,有资源波动不稳定等天然缺陷,
较难24小时控制以实现供需平衡。
能源发展问题
风光的不可控不稳定性衍生弃电增加成本
风电和光电的出力时间以及载量无法与用电时间及负荷形成匹配,风
光电的不可控以及短周期波动不稳定性不仅会产生弃电弃光,同时也
会对电网稳定和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从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从网
络系统技术出发的“虚拟电厂”+从电能转化出发的“储能系统”是解决
风光弃电的能源结构问题。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2页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3页
电力市场迭代激发储能需求
电力设备老旧及风光发电量提升催生配储需求
新型发电形式在电力市场装机量中占比不断增加,2022年我国风电、
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
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时电力基础设备的老旧化已无法适应新
型电力系统更综合且庞大的电力结构。在风光发电模式的逐渐成熟化
下,为提升整体电力系统可靠性,协调资源灵活使用、稳定消纳,市
场开始逐步催生配储需求。
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
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3.1GW,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3页
2023年中国储能行业研究报告--第4页
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其中2022年有约二十个百兆瓦项目并
网,规划在建百兆瓦级项目超过400个。
多元化产业发展激发储能需求
新兴产业用电需求逐步增多,储能在更多场景下逐步渗透
2023年中国储能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