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统编版四上第二单元 第8课时 8.蝴蝶的家 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docx

【大单元】统编版四上第二单元 第8课时 8.蝴蝶的家 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单元

课题:蝴蝶的家

内容分析:

分析课文,针对课题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写在了旁文和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思维能力: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活动流程:任务一不问不知

环节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环节二:品读文本,感受情感

环节三:拓展延伸,扩展知识

情境导入:猜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衫,飞进花朵里,传粉又吃蜜。(打一动物)谜底:蝴蝶

蝴蝶是花丛中的精灵,它们以轻盈的舞姿穿梭于绚烂的花朵之间,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生机。

有一个人也非常关心这些蝴蝶。他想,下大雨的时候,蝴蝶是不是也回到自己的家里避雨了呢?这些蝴蝶的家又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板书:蝴蝶的家)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2.指名读课文,关注以下生字的读音。(出示课件)避撼喧雀檐

引导:“避”读bì,不读pì;“撼”读hàn,声母是h,不是n。

3.巧妙识字,交流方法

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识记生字。

分享识字方法。

(3)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

喧撼

口+宣=喧扌+感=撼

重点指导:

4.指导多音字“雀”的读音。(出示课件)

点拨:请大家查阅字典,看看“雀”有几个读音;再出示词语“家雀儿、麻雀、雀跃、雀子”,请学生辨析;最后归纳总结——在“家雀儿”等口语词中读qiǎo;在“雀子”中读课qiāo:其他情况一般读què,表示鸟,如,麻雀、欢呼雀跃。

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躲避: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震撼“”震动;摇撼。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雨幕:雨点密密麻麻,像罩住景物的幕一样,因此叫作雨幕。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

链接“资料袋”,读一读,介绍作者。

预设:燕志俊,又名燕遇明。著作有中篇小说《苦女翻身记》,长诗《枯树开花》,短诗《山乡女儿》和《碧叶集》等。

学生初读课文。

学生分别读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学生阅读“资料袋”。

学生回答收获的信息。

朗读诗歌,感受画面。

活动意图:

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学习诗文。

环节二:品读文本,感受情感

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小组成员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分几部分,写出各个部分的内容。

指名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预设:(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作者想象下雨时蝴蝶无处藏身而为蝴蝶担心的事,表现了作者对蝴蝶的关爱,告诉我们要关爱弱小,关心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课文分几部分,写出各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直抒胸臆,写作者对蝴蝶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一个女孩儿对蝴蝶的家的美好猜想。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以苦寻无果收束全文,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空间。

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赏析第1自然段,

学习要求:

(1)用“_______”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用合适的词语概括环境的特点。

(2)最后一句的反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学生默读第1自然段,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每个小组推选一位成员交流答案,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师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预设:这段文字大部分是环境描写,我们可以用“恶劣”一词概括出环境的特点。通过“低沉、黑、吼叫着、震撼着、喧嚷着、黑压压、水淋淋”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