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2023感动中国作文(精选8篇)
关于2023感动中国作文篇1
不求感动中国,只求无愧于心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托起孩子们的梦想。前一秒劈柴
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
更多人看到的是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你的颁奖词,是对你十八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评
价。我无法清楚地诉说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动、庆幸,同时又有些不解。我感
动,感动你用一根窄窄的扁担,18年风里来雨里去,挑起了一片晴空;我庆幸,
庆幸我现在坐在温暖的教室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不解,不解你为何有如此大
的决心留在那个穷困的小山村,甚至在你失去了才九个月大的女儿时。这个穷困
的小山村,埋葬了你的青春,折断了你的翅膀,夺去了你小女儿的宝贵生命。
为何?为何?为何你不选择离开?
直到我看到你坐在那个破旧的教室里,望着孩子们吃着你为他们准备的午饭
时那明媚的笑颜,我才深切明白,有种东西,叫做守。
坚守,坚守那一根带来知识的扁担;坚守那一方坑坑洼洼的讲台;坚守那一块
残破不堪的黑板;坚守那一双双求知的清澈的眸子;坚守你为孩子们死撑的那片
叫做希望的蓝天。
《感动中国》的主持人敬老师说:“不是杰出者才做梦,只是善梦者才杰出。”
而你,张玉滚,你是一个杰出的织梦者,你用无私与关爱为孩子们织就了一
个个五彩斑斓的梦,同时,也造就了自己,一个杰出的自己!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此刻,你是否手中握着那根窄窄的扁担,你是否颠簸
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你是否仍旧担着沉甸甸的课本——孩子们的梦想和希望,
额头上却早已细汗蒙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孩子们的深切感激,你浅笑安然。你想的是,坚
守初心,方得始终,不求感动中国,只求无愧于心!
感谢你,令我这颗焦灼而无处安放的心沉静下来,我将挥开眼前的阴霾,乘
风破浪,坚守一片冰心,只愿活得坦荡,无愧于心!
关于2023感动中国作文篇2
一幅厚重长卷被徐徐展开,红底洒金纸上,启功先生亲题的“感动中国”四
个字缓缓出现。
紧接着,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书页
犹如片片“龙鳞”,记录了《感动中国》创办以来留下的感动瞬间……这是《感
动中国2021》宣传片中的画面。
不知不觉间,这档栏目已陪伴观众走过20年,那些平凡英雄的精神事迹感
人至深,人格力量更是震撼人心。
今年的开篇人物将目光聚焦在归根清华、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百
岁物理学家杨振宁身上。
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
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在受到
阻碍没能回国的岁月里,杨振宁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取得了多项顶尖的科学成
果,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回国定居后,杨振宁为吸引中国顶
尖科学人才倾尽心血,始终关心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决策,继续用他的科学
精神和学术人格,在中国科学界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从中华少年,到爱国游子,到归根老人,岁月须臾而过,杨振宁用50年的
时间回应邓稼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约定,拳拳赤子心令人动容、引
人落泪。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与
祖国同心同向,一起向未来是本次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共同的底色:中国核动力事
业的奠基者彭士禄“深潜”一生,只为永远守望祖国海洋;超越年龄、伤病、体
能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的运动员苏炳添,始终坚信“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
更快”;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让青藏铁路14万
筑路大军免于高原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爱国精神之外,自强不息是年度人物身上又一
显著特点。
关于2023感动中国作文篇3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根蜡烛,给我们带来
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感动,它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
事情都让我们感动。那些感动“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
作所为。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老师。20x
年,胡忠的事四川一所福利学校急需老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支
教。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