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泰斗李可--谈:痰、饮、水、湿.pdfVIP

中医泰斗李可--谈:痰、饮、水、湿.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泰斗李可--谈:痰、饮、水、湿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

01

著名老中医李可谈:痰、饮、水、湿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医),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

席顾问。临难习医,具救苦心。天资敏慧,得医之本源。致力于中医

临床与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学说。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

危急症。五十年来,活人甚众。李老的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下面是李老治疗痰饮病的思路。

1、痰饮概念。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中创立“痰饮”之名。分为痰饮、悬饮、

溢饮、支饮4类。痰饮一词,狭义的讲是指四饮中的一饮,即饮聚肠

胃的一种病证;广义的讲就是包括四种饮病的总称。

在隋唐以前,痰与饮无明显的区别。直至宋代杨仁斋《直指方》

乃将痰与饮分而为二。从此以后,一般专家多宗其说,认为痰多浓浊,

饮则清稀。一为火燥,一为寒湿。

清代《医学传心录》中,归纳了宋元明清关于痰的病因,明确提

出“痰有十因”:因风、因寒、因热、因湿、因暑、因燥、因酒积、

因食积、因脾虚、因肾虚。后世医家重痰轻饮理论已偏离了医圣的初

衷,而走向岐路了。为此,李可揭示了痰饮之现代概念,即痰饮是整

体失调导致之局部病理渗出物、赘生物。

2、痰饮水湿,同源异流。

(1)痰与饮。汉代之“痰”与“饮”是不分的,而后世是重痰轻

饮的。于是有人会问:仲景是否提及过浓痰?仲景在《金匮》中多次提

到“浊唾”:

A、肺痿: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

B、肺痈:时出浊唾腫臭,久久吐脓水如米粥者,桔梗汤主之。

C、肺胀: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眠,皂荚丸主之。

其中“浊唾”与“涎沫”,即后世之“浊唾”与“稀饮”。据李

可考证,伤寒之麻杏石甘汤剂量:麻黄4两(60g),杏仁50个

(20g),生石膏半斤(125g),炙甘草2两(30g)。治小儿急性

肺炎,只需半剂药,即可热退喘定痰清。

古中医认为,痰与饮是浑然一体的,没有绝对的浊唾与涎沫,正

盛则邪从热化为浊唾,正虚则邪从寒化为涎沫。仅此而已,不必在浓

痰、稀饮上钻牛角。

(2)痰饮与水气。

仲景在《金匮》中把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风水

者,防已黄芪汤、越婢汤主之;皮水者,防已茯苓汤、越婢加术汤、甘

草麻黄汤主之;正水与石水没给出方药。而痰饮篇分为痰饮、悬饮、溢

饮、支饮4类,出示了18方。为什么水气病仅出5方?痰饮是水停留

局部,水气则是水泛全身。二者在本质上同为水之为患,其方剂可以

通用,如痰饮病之五苓散、泽泻汤,后世常用治水气病。

由于痰饮篇在此书之前,水气病在其后,故略而不提。更有趣味

的是,中医称美尼尔氏眩晕是“痰”冲于上,而西医之病理为内耳积

“水”,即中医之“痰”就是西医之“水”。鹤膝风亦然。

(3)痰饮与湿浊。

中医湿分外湿、内湿。外湿包括潮气和雾露之气。内湿指人体内

环境潮湿,多与脾胃有关,如轻者胸闷、呕恶、苔腻,重则腹胀、泄

泻、水肿。这些内湿与狭义的痰饮(指饮聚肠胃)无异。

痰饮是水停肠胃、胁下、四肢、胸膈,湿浊则是水停肠胃、四肢,

它们可以并提、互用,如李可常用清化湿热之四妙散治痰证之鹤膝风、

急性风湿热关节痛,便是明证。

总之,痰、饮、水、湿是一体的,其方可以互用、通用。

国学文化太美

《国学堂》从音频到视频,做为笔录作者,加上自己总结整理,

权当自己的读书笔记,希望能为辅佐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做出小

小微薄的贡献!

134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国学文化太美”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在文本、图片、

视频等学习中医的原理、中医的方法、中医的手法等等做笔录下来的、

然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有效的、相对简单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

可以学习到的解决我们身体常见可能出现小问题,小的不舒服的地方,

如何对个人健康标准简单度量,最重要是有实践,而且是自己去实践

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健康帮现场教会您古法经络二十种易学,易操作,落地有效的中

医调理技法,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传承中医文化,助力全民大健康,

只有全民的健康才有全民的小康。来到现场的您将收获从来没有见过

的技法和感受。

[1].3-5分钟调理颈椎问题

[2].3-5分钟调理肩周炎

[3].3-5分钟调理腰脱,腰椎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00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