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
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
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1
时值初夏,学习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
寺送林子方》似乎稍显略早些。不过没关系,学生对夏日独有的风景
已然经历过多年,不会影响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宋代杰出诗人苏轼所作,写的是
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蹦进船里。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
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一片汪洋大海。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
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
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
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
—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
红。
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
事件和心境。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文
中两幅插图,分别表现了望湖楼急雨的奇特景色和接天莲叶、映日荷
花的奇丽美景。
两诗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非常值得学生品味。教学时,为了让
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能品味出两首诗的异同,我引导学生先从
文中的两幅图入手,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接着,从诗句的字里
行间感受西湖在不同景色下的奇特景象。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透过精美的多媒体画面,看到动态,看到色彩,看到变化,入
境入情。最后,抓住两首诗各自描绘的景象的特点,再次诵读、理解
诗歌,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美和情感的熏陶。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2
古诗两首历来都是可难可易的教学内容。说它难,是因为做老师
的既想把作者背景、古诗大意、重点词语、诗的意境都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有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又想把诗的背诵、默写同时完成。
说它易,是指完成古诗的背诵、默写即可,应付考试、作业绝对
没有问题。
就我班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背诵都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完
成,即使后进生也能在一天之内追上其他同学。但是以往的测试中,
古诗的默写是个难点,总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住某些字的书写,究其
原因是以为对易错字的意义掌握不牢。
结合这种实际,我在教学时把两首古诗用大字板书在黑板上,讲
到重点诗句、字词时我就在黑板上相应字词的旁边写上意思等知识点,
同样要求学生和我一样在书上记笔记,这样我才可以觉得踏实。记完
之后,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提问他们,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
理解。
对于书写,我先教他们按照诗歌的格式在本子上抄写,等背会之
后,再教他们默写。
我想这种方法,能够使他们对古诗的学习有新的理解。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3
古诗词的教学一直用这样的模式:诵读诗歌——理解字词句的意
思——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
孩子们的预习也准备得十分充分,课堂交流的时候,也很热烈,诗歌
的节奏,诗歌中字词的意思,对诗句的理解,同学们都是通过自主学
习或课堂讨论习得的,课堂上我只点拨了几处难以理解的地方,如
《望洞庭》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峨眉山月歌》
中的“半轮秋”、“流”、“君”、“下”。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的理
解是比较到位的,但疑惑的是做习题的时候孩子们有些一知半解,特
别是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自己不能组织连贯通顺
的语言说清诗句的意思。
二是题目的形式一变,就无从下笔。如《补充习题》上有一道题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后问:读着这个诗句,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就不懂得变通,很僵硬地把诗
句的意思写了上去。现在细细想来,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得益于他
们购买的参考书籍,而并没有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是在以后的
课堂上要特别关注的一点。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4
本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通过预习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大部分
同学都已经会背,因此教学起来相对轻松。在教学本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某网络游戏全国推广方案.pdf
- MQA-048 PCBA目视检验管理规则.pdf
- 医院门前三包责任制(2篇).pdf
- 20篇幼儿园安吉游戏实例探究.pdf
-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全册分类复习试卷及答案.pdf
- 2022年熔化焊接与热切割复审考试及考试题库含答案参考19.pdf
- 企业全面预算表格模板.pdf
- “十四五”规划的学习体会.pdf
- XX医院关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普通病区 过渡(缓冲)病房管理要求【附:院感日常防疫培训方案】.pdf
- 2024年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二篇).pdf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