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

大学语文诗经蓼莪译文赏析.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OGO《蓼莪》《诗经》概述《蓼莪》讲析思考与练习要点导入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RealityIdentityCreativity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为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始称《诗经》。关于《诗经》的成书孔子编纂说(删诗说)采诗说献诗说司马迁:“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班固:“……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汉书·艺文志》)《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墨子·公孟篇》:“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何休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献诗说周代公卿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语·鲁语》:“昔正考父校(奉献意)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60篇乡土之音(民歌)105篇朝廷之音(贵族、士大夫所作)40篇郊庙之音《诗经》的用途:典礼、讽谏、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远之事君,迩之事父。”“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诗经》的流传汉代传《诗》者: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鲁人毛亨、赵人毛苌。鲁、齐、韩三家诗用隶书书写,称今文诗;毛诗用大篆书写,称古文诗。其中鲁诗流传最广,东汉时,郑玄在毛亨《毛诗诂训传》的基础上作笺,读毛诗者遂多,三家诗逐渐失传。《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音节和谐明快,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蓼莪诗·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缾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蓼莪》是一首兒子悼念父母的詩,作者在詩中表達自己未能奉養雙親的悔恨。

本詩選自小雅。本篇名曰蓼莪,蓋撮取首句二字為題,與全篇詩義無關。

此詩朱熹詩集傳謂:“人民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而作。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蓼莪》赏析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首两章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后两句承此想到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中间两章,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宋人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

文档评论(0)

178****88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