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这个成语的哲学感悟.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同身受这个成语的哲学感悟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等特点,其

来源多为历史故事、诗文语句等书面语言和口头俗语,虽然大多数成

语由最初的意义流传至今依旧未变,但仍有少数成语,其含义随着人

们的理解偏差而误用。

“感同身受”一词在早期的各种词典中解释为“心里很感激,就

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

给别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

但是在商务印书馆必威体育精装版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解释为“原

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

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由此可

见,新版词典加了一个人们平时误用的一个含义:“现多指虽未亲身

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下面结合它的出处来谈谈它最

初的含义,并根据日常使用案例分析一下词义改变的情况。

“感同身受”这一成语出自孙龙伟的《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

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身同感受。”后来

化为“感同身受”,这里的意思是请求二兄代为照顾北山,感激之情

就像自己亲身受到照顾一样。叶圣陶《感同身受》:“你如果能给我

解决三分之一,我真是‘感同身受’呢!”,也是表

现出了给别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另外还有一例:

沈醉《我这三十年》:“十名同学特赦了,我们也感同身受。”

上面都是正确使用“感同身受”的句子。但是发展到现在的使用

中,很多人对这一成语出现了误用,这种错误还出现在影响范围较广

的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中。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1)作为一名民事法官,对待当事人的困苦,要有“感同身受”的

胸怀。(《人民法院报》2013年3月22日)

(2)当一回病人更明白“感同身受”。(《南方都市报》2013年

2月28日)

(3)李健正是生活在1:6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拍《独生子女的婆

婆妈妈》时还升级当了爸爸,真正是量身打造,感同身受。(《新快

报》2013年2月17日)

(4)此时,被压迫妇女的悲惨遭遇,使赵盼儿感同身受。(袁行需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

在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感同身受”已经被

普遍误用,被理解为和“亲身感受”、“深有同感”、“深有感

受”同样的意思。

有的学者承认这种改变的合理性,认为,“感同身受”从本义发

展到现在的意思,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感同身受”的本义中“如同

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预设了说话人自己并没有受到恩惠,这与

现在含义中的“未亲身经历”是一致的,只不过“未亲身经历”这层

意思由隐性到显性;从本义中的“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到

现在含义中的“感受就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是由具体到抽象或下

义向上义的引申。所以认为现在的含义不能叫做误用,而是词义引申。

引申义与本义除了整体义存在区别,其中的语素义也存在区别:本义

中的“感”是动词义——感激、感谢,表达的是外向义(由己及人)

﹔而引申义中的“感”是名词义——感受、感觉,表达的是内向义(由

人及己)——当听到(或了解到)对方遭受某种情况(多指不好的情况)

之后,就产生了“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的感受(感觉)。但是这理

解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且郭锡良先生在编著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指

出,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相比之下,将“感同身受”理

解为“亲身感受”并不是引申,只是误用。

也有学者对于出现的新义持谨慎态度。许正元主编的《错用字词

词典》明确列出“感”是“感谢”的意思,并强调“‘感同身受’不

是‘深有体会’之意(这样用法不符合原意,有欠规范)”。近年来,

学者们进行了更仔细认真的研究,刘冬青、曹炜先生通过更仔细的考

察数据库中出现的词频,认为,“感同身受”中的“虽未亲身经历,

但感受就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

和《汉语成语词典》中有收录;而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现代

汉语成语规范大词典》中未收录,而且《现代汉语成语规范大词典》

还专门提示“不要理解为‘有同样的感受’”。并且对所有近几年出

现的成语新义在词典中收录原则进行概括,指出在具体新义收录时要

综合考虑,既有外部的定量统计(义频、词频),又有内部的定性分

析,只有这样,才能使词典的新义收录较为合理和客观。另外,因此,

这一成语意思的变化,显然是因为现实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3****9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