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的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的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学好古诗,首先是要激

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古诗的动力。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古诗

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古诗。下面笔者将

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的兴趣。

1设计导入方式,唤起意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会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魏书生老师也曾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

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

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所以,对学生认为枯燥的古诗学习,导语

更应该精心设计,精彩,新颖的导语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

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

根据教学实际,笔者列举如下几种导入方法:

1.1故事导入

故事总能吸引着学生,当然,故事导入必须与课文内容相关。如

在教学《古朗月行》时,笔者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述了李白的故事,

以及他的《静夜思》并出示原文并点名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的人生理想。这些知识与诗歌密切相关,又可以很好地

吸引学生的注意。

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既激活学生的思

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村居》时,笔者给学生设置

了一个疑问:“我们见惯了霓虹灯,见惯了摩天大楼,见惯了宽敞的

马路。但有谁见过茅草屋?有谁见过孩子们在草地上抓蛐蛐、玩泥巴、

放风筝?”设置这个问题,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促使学生去深思,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可以对语文课的学习起到了渲染气氛、传递情感的作用。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因为学生基本上对庐山瀑布没有概念,所

以,笔者特意从网上下载了庐山瀑布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感受

了它雄伟的气势。借助多媒体,合理导入古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

习效果。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而课堂的导入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起

来更有兴趣,如果运用不当,导的过长,入课过缓,就会喧宾夺主,

所以,老师要结合课文及学生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导入。

2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古诗在现代的孩子们读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老师所要做的,

就是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1诵读教学法

如何使课堂诵读富有趣味呢?首先就要要改变单一的诵读方式,

使诵读的形式多样化。教师应根据诗的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

诵读形式开展诵读,换着花样让学生能保持对于课文的新鲜感和趣味

感。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男女生竞赛读,分组读,

也可以按学号、按座次顺序朗读等等,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相对

较难理解的古诗,老师可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范读,或者可以放

名家录音,挑起学生的朗读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配上音乐和画面,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环境,让学

生头脑轻松,思维畅通,这样,学生诵读的效率当然就高了。

2.2情景教学法

何为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就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在教学中

通过引入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引导

学生快速理解和准确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年来,情景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所见》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学生来扮演“牧童”,

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动作来演绎“牧童”在林间放牛的样子,这样的

教学方法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样一来,古诗已不再是晦涩难

懂、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活场景,常常是在

充满戏剧色彩的场景下,一个个难懂的字词,就被潜移默化地融入学

生的血液中。

另外许多古诗往往浓缩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但是由于古诗的高

度浓缩特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文字

描绘的场景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用图画来引导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整体上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产生

较好的效果。

2.3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中笔者主要阐述的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常用的合作探

究方法。在古诗课堂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问题。在

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能够最大限度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1****76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