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把尼龙伞引发的服装、设备大更新徐书文
赵廉原四川省丝绸公司总经理助理、高级经济师·徐书文,原上海第六丝织厂副厂长,总工程师·1952年毕业于河南省蚕丝技术学校,分配到上海第一试验绸厂。·1964年担任上海第六丝织厂(上丝六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主持军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降落伞、伞背包、708大型客机的固架材料和浮桥材料等。·1966年年底主持开发我国第一代尼丝纺涂层阳伞。·1970年任生产技术科科长,主抓民用产品。主要生产人丝立绒,出口欧洲有关国家以及中东地区。·20世纪70年代后期,尼龙绸替代了御寒用棉衣的面料,滑雪衫风靡全国。·1972-1985年,先后参加由纺织工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纺织品总公司、上海外贸公司组织的与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专业技术交流活动。
·1978年,组织开发生产全涤绡产品,成为销往美国的拳头产品,生产了近20年。·1980年担任生产副厂长,1985年担任总工程师,主抓基础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1984年获上海市“三三一工程”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协作配套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获纺织工业部“军工纺织品协作配套管理先进个人”称号。曾为上海市静安区政协第七届至第九届委员。在《浙江丝绸》《丝绸》发表多篇技术性论文。·1987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1925年全省产茧量38500吨,产丝量约2800吨,创历史最高年产量这个厂的生产是“军品”“民品”相结合,均属于计划经济产品我1934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49年考入河南省蚕丝技术学校镇平织染部,1952年7月毕业,10月到开封教育厅等候一个星期,由当时的纺织工业部统一分配到华东纺织管理局报到。10月底进入中蚕公司下属的上海第一实验绸厂。从1953年开始,实验一厂、实验二厂、勤丰缫丝厂三厂合并为国营上海丝绸厂。1966年年底,改成国营上海第六丝织厂,因为这个厂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一部分是公营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它就成为上海第一家国营丝织厂。当时一部分为缫丝,一部分生产丝织品。织造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民用产品,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创汇;另一部分为少量军工试制产品。所以这个厂的生产是“军品”“民品”相结合,均属于计划经济产品。生产量的比例大致是15%—20%属于军工产品,大部分属于民用产品。该厂40多年了,总共生产了约2亿4000多万米绸,只有4000多万米属于军工用品,另有各类军工用品丝线约250吨。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规模还属于恢复时期,从两三百个职工开始开单班制,后改为三班制,职工为2000人左右,丝织机从200多台到70年代末增至近700台。厂址在上海康定路1007号。
这个厂的生产是“军品”“民品”相结合,均属于计划经济产品我进厂后,短期在各车间实习劳动,1954年即参与织造车间的生产管理。为尽快掌握更多管理知识,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业余学校及企业管理培训班,学习相关文化、技术和管理知识。在“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思想指导下,在1954年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军品生产的启示下,不断学习、建立完善产品工艺、原料、设备、操作、试化验、质量标准等技术基础管理工作。30多年来持续参与、组织厂“内外开展“-条龙”质量攻关活动。20世纪80年代又组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使我厂尼丝纺、人丝立绒获国家银质奖,全涤绡获国家金质奖,军工产品544锦丝格字绸(翼伞材料)获国家银质奖,18个产品获国家优质奖,28个产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左二)在第六丝织厂从事军工产品生产20年职工座谈会上发言,1991年,上海
这个厂的生产是“军品”“民品”相结合,均属于计划经济产品我国过去长期按照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运作,基本是上面布置任务,企业遵照机执行。后来也逐步开始摸索,搞一些批量的品种开发。1958年,外贸公司提供了两个人丝立绒的小样品。经过几年努力,我们攻克了倒绒、经柳等许多质量难关,使该产品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也扩大到200多台织机,年产量约200万米左右,一直持续了30年。坯绒经过精练、染色、定型、剪毛、上树脂、整理加工以后,有两种用途:可以制作各种色彩、印花的妇女服装,也可以做窗帘装饰。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国家及中东地区(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产品开始叫利亚绒,是从叙利亚引进的名称。人丝立绒产品当时只有我厂开发生产,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外贸销量逐步扩大,上海第一丝织厂也开始生产。在江苏溧水跳伞场观摩,试披降落伞,1990年,溧水
一个产品的开发,带动了好多设备更新、服装更新1966年底,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提供了一把进口黑色尼龙阳伞,要求用尼龙丝开发这个产品。当时国内只有油布伞(体积大
文档评论(0)